和誰說理呢
于禁明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知道取長安的機會就在眼前了。
那就沒什麼猶豫的,他當即令麾下兩萬泰山軍,八千降附的涼州軍一併在霸陵休整。
明日天放亮,部隊就向西進入長安!
當天夜裡,于禁一夜失眠。
……
同日半夜,河東兵終於趕到了長安東門。
當時董璜並沒有將兵力佈置在長安四門,因為當時正有源源不斷的涼州兵趕入城內,享受這場盛宴。
但也正因為此,當河東兵突然出現在東城的時候,城門上下都以為是涼州兵。
而範先等三將一進入長安城,就開始加入到了劫掠公卿們的隊伍中。
因為他們到的比較晚,當時大量的財富實際上已經被涼州人佔據了,所以眼睛紅得失去理智的河東兵,直接就開始向城內的涼州兵下手。
當時涼州兵都是分散開來的,在加上天已經黑了,所以一開始就在河東兵身上吃了大虧。
但涼州兵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再加上當時董璜那邊已經徹底攻下了未央宮。但卻並沒有發現天子的蹤跡。
於是,董璜將氣都發洩到了河東兵身上,開始親自排程部隊圍剿河東兵。
雙方在長安城內一夜廝殺,直殺到了天明。
而直到天明,一些更嚴重的訊息開始傳到了董璜耳朵裡。
那就是本該在驪山以北的泰山軍竟然已經殺到霸陵了,這下子董璜傻了。
如果說在其他時間段,他一定有信心帶著涼州兵去抵禦泰山軍,但現在呢他是一點不敢有這個想法。
在城內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董璜決定從長安城內撤退。
他一方面讓手下去歸攏散在城內各處的涼州軍,一方面收集能看到的車馬,糧食、布帛,開始陸續向西門轉移。
董璜決定帶著殘兵退往扶風陳倉一帶,既然長安已經是這副爛攤子了,那泰山軍想要就扔給他們。
因為董璜要撤退的軍令太匆忙了,很多部隊都來不及歸攏散亂的吏士,只能帶著劫掠的輜重先行趕完西城。
於是清晨的街道上,昨日的血腥氣都還沒有散去,就已經滿是車馬遊兵。
一路上,為了壯聲勢,這些涼州兵把見到的所有人都一併拉入軍中,然後徒步趕往西城。
在那裡,已經有部隊先行向西了。
這副車馬粼粼伴隨著一路的哭聲,這支武功赫赫的涼州軍實乃軍心散了。
大概是到了中午,盤踞在東城的河東兵終於清楚掉了東面的涼州軍,也是那個時候,他們才反應過來涼州兵竟然跑掉了。
還沒等三將這邊有反應,就從他們來的那條道上,泰山軍已經出現在了城外。
一開始三將還帶著河東兵出城在東平觀一帶與泰山軍迎戰,但未幾便已大敗虧輸。
輸得膽寒的河東兵們甚至連城內的輜重財貨都不要了,直接向著南面的藍田撤退。
劉雄在藍天很有聲望,在那裡,他們也許能得到落腳。
就這樣,太武三年十月初二這一天,泰山軍西征大帥于禁於東平觀大破河東兵,並於當日從東門入長安。
這座大漢的第二京,終究是落在了泰山軍的手裡。
因為,洛陽、長安,這兩座大漢的雙京都被泰山軍給光復了。
所以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大漢是真正意義上的亡了。
其天下年號,正式統一為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