攏了不少涼州軍將,他們是站在朕身邊的。”
趙謙嗤笑了一下,講了一個事:
“臣剛上朝的時候,在路上看見不少涼州兵都在沿戶敲詐,這般兵,能恃”
劉協聽了這話也有點窘迫,強辯道:
“卿說的是亂兵,非是涼州好兵。涼州人護我漢室百年,從不缺忠臣義士。”
趙謙放過了這個話,而是直接點了皇帝幾個問題:
“陛下欲要誅董,何必拉攏什麼涼州軍將,又讓什麼河東兵入關,陛下是天子,要誅殺董卓,只需要一二勇士,持一詔書,就可在殿上拿下。陛下焉聽過天子行詭道而成事的嘛”
其實趙謙的意思就是皇帝自己將事情弄得太複雜了,皇帝前期工作是做得不錯,但錯就錯在自己作為天子,卻主動發起武裝鬥爭。
所以,趙謙所完這話後,立即說了:
“涼州的確不缺忠勇,但如今這般鬧起來,必然是有別的謠言。陛下當務之急需親撫亂兵,安頓秩序,然後以大義,詔董氏諸多罪狀,然後正法首犯,寬恕脅從。”
趙謙這話一聽的確不順耳,但劉協想了想還是覺得有道理的。
那就是他現在比董卓有優勢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呢
不是他兵馬比董卓多,而是他比董卓年輕啊,而且天然具備了大義名分。
為什麼這段時間他能拉攏那麼多的涼州軍將,不就是因為董卓不行了嘛。
這些人和董卓有恩義的聯絡,董卓在的時候,肯定支援董卓。但你其他董家子弟或者什麼大將上位,大家為什麼要支援你
與其當你的狗,我做天子的狗不好嗎
所以,天子的優勢在這裡。
其實現在長安的情況也正是這樣的。
整個長安一共有多少武裝力量呢大概七萬人,其中四萬佈置在長安附近的五陵,三萬佈置在城內。
而這三萬多人,其中亂兵大概在三四千人,追隨在董璜身邊的大概八九千人,宮內的羽林軍三四千人,剩下的足足有一萬多兵馬正在各宮苑坐等著。
這些人馬之前都是受皇帝拉攏過的,也因此被丞相府的人拉上了黑名單裡,所以這些人是不敢加入到董璜的隊伍裡的。
這也是董璜拉隊伍都這麼長時間了,其人數在膨脹到九千人時,就怎麼也漲不上去的原因。
但這些人也不敢貿然加入天子的隊伍。
就是因為到現在,天子都沒有出來打出旗號。
不打旗號,他們怎麼追隨
想明白這個關節後,劉協鼓起勇氣,就要對眾人說準備親上宮門。
也就是這個時候,東門宮闕上的羽林郎終於跑到了前殿,然後顫顫巍巍的給天子帶來了董璜的四個條件。
……
當羽林郎顫顫巍巍的講出董璜退兵的條件時,整個前殿是死一般的安靜。
殿外的光線從窗欞射入屋內,明暗參差,將前殿照得是一半陰森,一半光明。
本來還鼓足勇氣的天子,漸漸的將腰伏在了案几上,然後眾大臣們隱隱約約聽到了天子竟然在抽泣。
抽泣的聲音先是很小,但很快就不加節制了。
此刻,在場的這些個大臣們才驀然發現,眼前的天子實際上還是個未及冠的孩子。
雖然平日天子是那麼的威嚴冷靜,即便是在盛怒中,也能很好的隱藏自己的情緒,甚至在董卓這樣跋扈的臣子在側,也能遊刃有餘的保有體面。
但今日這一哭,這份光環一下子就碎掉了,眾人這才發現,天子也只是個孩子呀。
那董璜到底是提了什麼條件,竟然能將一貫冷靜的劉協如此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