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三十七章 宮缺

生了什麼事。”

然後接著道:

“剛剛沮郎將已經派人出宮了,很快就有訊息送回來。如果這只是亂兵騷動,那倒還好,只需要鎮之以靜,等兵亂結束了,自可從容收拾。”

“而如果……”

皇帝還是有點著急了,打斷話問道:

“如果是丞相反了,那該如何”

趙溫搖頭不語,半天吐出一句話:

“那就是一言難盡了。”

天子嘴裡呢喃著“一言難盡”,整個的魂都像是被抽走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看到天子這幅樣子,眾人心中也不太好受。

此時聚集在前殿的公卿大概有四十多人,分成數排跪在席子上著宗正、宗王站在邊上,其他公卿大臣都跪坐著。

也許是明白只能繼續等訊息,天子忍不住問了另外一件事:

“現在宮外騷動,外面也不寧,從驪山大營發來的最新軍報,泰山軍都已經開到華陰了。諸位大臣,你們對這事有什麼對策呢”

在場大臣們沒有想到天子不理會眼前的城門火,倒關心起來數百里外的泰山軍了。

其實別看泰山軍好像已經入關了,甚至殺到了華陰,但實際上他們突破的這點距離,壓根就沒擊穿這些公卿們的心理防線呢。

須知道,秦時期,大部分時期的東方前線還沒現在遠呢,所以泰山軍的確危險,但卻並不是現在的威脅。

但既然皇帝問起來了,眾大臣們也就紛紛發言起來,總結起來就是: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反正就表達一個意思,咱們關西並不用太怕他們泰山軍。

用其中一個人的話來說:

“咱們攻或許不足,但守則綽綽有餘。”

說這番話的公卿也不知道和前線脫離多久了,反正張口就來。

但人群中有幾個倒是沒給面子,他們心裡想著宮外宅邸內的家人,哪有閒心和天子這邊玩什麼自我安慰的戲碼,當即哼了句:

“公等是真的會發夢,如今宮門外都是亂兵,尚且無可作為,還提什麼兵來將擋將在何處呀”

之前幾個附和的大臣臉色都有點不好,但也是不吭聲。

其實這幾個人是少數比較務實的,其實到現在,亂兵都沒有散去,這幾個人就已經多少猜出了情況了。

這哪是什麼些許亂兵啊,分明是董家人在掀桌子。所以他們規勸皇帝還是要務實一點,注意到雙方實力的差距。

所以很自然,他們對現在的時局有這樣的建議:

“昔我關西全盛之時,於幷州尚不能勝泰山軍。如今,長安內亂,大兵騷然,再與泰山軍一戰,豈有勝理”

所以,這幾個人的意思是,長安不可留,需立即向後方撤退。

當然,具體撤到哪個位置,這幾個大臣又有不同的看法。

有說去益州的,然後劉協一看,得,這人就是益州大族。

然後有說去陳倉的,然後劉協又一看,嚯,這是個雍縣世家。

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盤。總之就是沒人去關心一下宮外的亂兵到底怎麼樣了。

人群中,趙謙腦子嗡嗡的,就在剛剛他的心就一直揪著,似乎發生了什麼大事。

等好不容易緩和過來,再聽身邊鼠輩們的言語,趙謙的氣血一下子又衝到了腦門。

在前殿還在嘰嘰喳喳的時候,他大聲高呼:

“陛下,臣趙謙有話要奏。”

趙謙的聲音一下子震住了在場的大臣們,就連心中已經有點厭惡趙謙的皇帝都難得用期待的眼神看了過來。

什麼是老臣,這就是老臣。

個人感情上再討厭,但在危難之時,卻知道正是這些個老臣才能謀國。

然後趙謙就先問了一句皇帝:

“陛下,漢家的列祖列宗都在旁邊的宗廟擺著,臣問陛下幾個事,請陛下實在回臣。”

不知道是不是和董卓相處久了,劉協在聽到這種強硬語氣,心裡沒絲毫不樂,反而分外有安全感。

劉協端了端身子,伸手:

“卿但問無妨。”

趙謙也客氣,開口第一問就是:

“陛下,你要對董卓下手,那請問如外頭就是董卓亂兵,陛下預想過對策嗎”

劉協想了一下,坦誠道:

“董卓欲反,朕是考慮過的,但以他的身體怕是堅持不了。而朕已是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