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就因為一場誤會而錯過了。
等趙雲走後,控鶴軍對邯鄲商他們發起了最後的進攻。
在這種小範圍內的廝殺中,邯鄲商展現了他應有的軍事素養。
在他的排程下,數十名赤心隊進退自如,前後交替,硬生生打掉了控鶴軍的兩次進攻,這個過程中,邯鄲商的大旗寸步未挪。
他就站在大旗下,大聲喊殺!
但這個過程中哪裡又能沒有傷亡呢?剛剛,邯鄲商的侄子,也就是他兄長的兒子邯鄲瑁就死在了他的眼前。
可邯鄲商只是說了一句:
“二郎何其性急,早死晚死都要死,為何還要這麼急著去黃泉呢?”
這一刻,邯鄲商的表現真是將生死視為無物。
可他這番風範並沒有多少人欣賞,咱們泰山軍子弟這會都盯著他這顆腦袋,盤算著可以立下多大的功勞。
邯鄲商說完這些後,忽然看到遠處一隊弓弩手正在逼近,他知道這必然是面前這些敵軍去喊援兵了。
那群弓弩手正是此前重創赤心隊的射聲軍,邯鄲商知道這軍的厲害,明白再不能被動了。
於是,他高喊一聲:
“牽我馬來!”
“牽馬來!”
然後扈兵就為邯鄲商牽來他的戰馬,一匹黑色母馬。
邯鄲商準備做最後的衝鋒,他單鐙上馬,從另外一名扈兵手上接過一杆馬槊,隨後對眾人道:
“諸君,殺賊報家的時候到了,隨我衝啊!”
說完,邯鄲商自己一馬當先,衝向外圍的控鶴軍。
他本身並無多少勇武值得稱讚,可此刻這番行止卻大大激勵著剩餘赤心隊的鬥志,有馬的,紛紛上馬追隨衝鋒,沒馬的,也舉起環首刀,大聲前進。
數十人挨肩擦背,用手中刀矛做最後一搏。
邯鄲商果然不以勇武稱長,明明是他率先衝鋒的,可卻落在了幾名騎士之後。
而代替邯鄲商衝鋒在最前的,是家族內的部曲騎將邯鄲衡。
此將勇武絕倫,騎一匹壯實健馬,呼嘯就衝入了控鶴軍陣內,手裡環首刀左劈右砍,雖然沒殺一人,卻也將控鶴軍的吏士們分到了兩邊。
眼見著邯鄲衡如此勇猛,後面的邯鄲商高吼:
“某乃陳留邯鄲商,現要去黃泉,誰要來和老子作伴!”
前面一句還敬稱一句“某”,後面一句就已經飆出“老子”二字,可見邯鄲商此刻心情搖曳。
說完,他俯身劈倒一名控鶴軍步甲,但因為用力過猛,整個人都往右側栽去。
而下意識的,邯鄲商緊緊摟住馬脖子,這讓戰馬以為主人要更快,於是撒開蹄子就猛衝上去。
很快就衝過了前頭的邯鄲衡。
眾人見邯鄲商如此“勇猛”,大聲高呼,再也不稀罕馬力,緊隨著邯鄲商身邊。
外圍的控鶴軍吏士們也被這些人突然爆發出的勇猛嚇了一跳,沒有防備下,還真的就讓這五六騎衝出了包圍圈。
前頭邯鄲商好不容易穩住戰馬,抬頭一看,卻發現已經衝出了包圍圈,正愣神之際,邯鄲衡已經湊了過來,問道:
“大郎,咱們現在去哪裡?”
大郎者,邯鄲商也。
邯鄲商茫然的看了一眼戰場,下意識的答了一句:
“回營,子弟還在那裡。”
說完,一邊的邯鄲衡點頭,就要帶著邯鄲商準備往南衝!
可就在這個時候,身後忽然傳來一陣陣淒厲的高喊:
“大郎,你這是要棄我等嗎?”
喊此話者,正是之前追隨在邯鄲商身邊的數十名赤心隊武士,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沒有戰馬。
原先邯鄲氏的子弟們率先突圍出去的時候,他們本也想隨著開啟的通道衝出去,可那邊邯鄲商等人剛走,後面通道就被泰山軍吏士們給堵住了。
於是,這些赤心隊成員就這樣被堵在了陣內,此刻看見邯鄲商他們要跑,心中憤懣和不甘,遂有此大喊。
邯鄲商本都要走了,忽然聽到後面的聲音,人先是一僵,然後大罵了一句,之後兜馬迴轉,罵道:
“救出兄弟們,殺呀!”
身後五六騎無奈,只能隨邯鄲商迴轉再次殺入。
……
相比於伊水北岸的絕望和煉獄,袁軍在南岸的營地區卻顯得平靜許多。
在一處稍小的營地內,大陳公國前太尉鞠義正和一位督糧吏盤坐在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