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此時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打的特別好,剛繳獲的泰山軍旗幟就有三面,完全夠回去交差了。
但公孫瓚不為所動,只回了一句:
“血不流乾,誓不回。”
說完,公孫瓚就找到自己的號角兵,命白馬義從繼續對陳煥部發起進攻。
這一次,公孫瓚還是一馬當先,頂著一陣陣箭雨在電光火石之間就撞進了陳煥的一營方陣裡。
負責守此營的是軍中老將鄭象。
這名出身陘山的山寮魁,今年已經三十六了,算泰山軍軍中的老將了。他有著八尺三寸的偉岸身姿,頭上綁著的是他做山寮魁就一直帶著的熊皮額帶。
面對,洶湧而來的白馬義從,鄭象臨危不懼。
他立於陣前,舉著巨斧,先將一名奔來的白馬義從給頂翻,然後又一斧給此人的頭骨給劈開了。
再之後,鄭象就帶著本營的吏士們頂在了第一線。
但鄭象這個營是一支弓弩純隊,雖然人人都有環首刀,但很缺乏長矛一類能抵抗騎兵衝鋒的武器。
所以,沒有任何意外,白馬義從就殺了進來。
但有細心的可以看到,鄭象這個營的吏士們雖然亂了,但卻開始組成環形小陣,在有限的步槊手的保護下,陣內的弓弩手不斷在反擊。
於此同時,在不遠處,公孫度一直帶著自己的五百騎落在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後面。
他邊上的柳毅看到前面白馬義從那瘋狂的樣子,忍不住道:
“這些人都瘋了嗎?就不怕死?”
公孫度沒有回答他,而是皺著眉看著前面的戰事。
此時白馬義從在擊潰了數部敵軍之後,整個士氣已經到達了頂點。
他們在公孫瓚的號角下,大聲呼喊,揮舞著環首刀不斷衝擊著泰山軍的軍陣。這些絳紅色的騎士們,如潮流一般不斷奔湧,看似聲勢磅礴浩大。
但只要用心看,就見到在對面密集的箭矢下,白馬義從和他們的戰馬不斷倒地。
公孫度感覺到了不妙,於是他趕緊令柳毅吹號,讓騎軍們提起速度,好支援公孫瓚。
不過,雖然公孫度覺得公孫瓚處境不妙,但在陣內衝殺的公孫瓚卻不這麼想。
相反,他覺得現在好的不得了。
就在剛剛,他斬下了一泰山軍的營旗。
雖然那個泰山軍營將也算有點勇力,他的扈兵們也很是難纏,但在他公孫瓚的雙頭槊下,所有的抵抗都是無濟於事。
不過這裡有個插曲,就在公孫瓚捅死對面的副營將後,他手裡的那面營旗順勢滑落,然後掉在了公孫瓚後面的一名騎士的馬頭上。
那名騎士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傳令的鄭益,原來他並沒有返回中軍,而是勇敢地隨白馬義從一起衝鋒。
鄭益剛拿起那面營旗,就聽到自己的師兄用一種相當陰鷙的口氣喊道:
“師弟,你是要搶我的功勳嗎?”
鄭益臉一紅,忙託著旗幟就送到了公孫瓚手裡,歉聲道:
“師兄,這面旗幟只屬於你。”
公孫瓚這個時候才復笑顏,然後一把將旗幟給撕下就裹在身上高吼:
“我白馬義從,天下無敵。”
包括鄭益在內的所有人,皆高呼:
“天下無敵。”
在這萬軍之中,公孫瓚熱血上湧,從沒有一刻覺得如此榮耀。
到現在,他帶著八百白馬義從已經連破敵軍五陣,此等之勇,就是項羽在世也不過如此吧。
想到這裡,公孫瓚再一次要高呼:
“天下無敵。”
但一支冷厲的箭矢,順著人聲鼎佛,瞬息間就扎中了公孫瓚的脖子。
公孫瓚感覺整個力氣都在流失,他聽著附近部下們越來越小的聲音,又看了眼太陽,然後噗通栽地。
殺公孫瓚者,軍中驍射將,陳誠也。
白馬校尉落幕。
.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