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整整折損了一半。而這還是太史慈勇武不凡,又有意護持著的結果。
不過雖然這一戰結果慘烈,但也不是沒意外之喜。
就比如現在太史慈帳下的七個人就對太史慈忠誠無比,因為他們的命都是太史慈用箭救下的。
在太史慈陷入年輕人的自怨自艾,春傷秋悲的時候,帳幕被掀開,走進來三個軍卒。
他們三個都是太史慈的帳下兵,其中一個是太史慈的副手,伍長老鄭。
老鄭是遼東的獵戶,有著豐富的山林經驗,剛剛帶著兩個手下就出去找物資去了。
他們進來後,也將溼衣服脫掉,然後到那火堆取暖。
老鄭對太史慈抱怨道:
“什將,你說上頭那些人是打得什麼仗,我這走的一路看到外面的弟兄們沒有一個不在罵的。”
太史慈哼了句:
“那李敏就不是一個帶兵的人,要是讓我來管,這仗不是這樣子。”
這下子反倒是老鄭沉默了,他知道自傢什將不凡,那手劍術、戟術、箭術,尋常人得一就可稱勇了,自傢什將卻三技精絕,這是何等武勇。
但老鄭畢竟是遼東人,要他去非議自己主家,他是萬萬不敢的。
所以老鄭就換了個話題,邀功似的對後面一個絨毛都沒黑的少年道:
“小張,把藏起來的野鴨拿出來來吧。”
說完話,那少年軍卒就笑嘻嘻的拿出藏在軍衣內的死野鴨。
然後就聽老鄭炫耀道:
“什將,你說咱老鄭這運氣怎麼樣。之前咱落帳的時候就瞅見我們後面有一片苜蓿,咱就惦記上了。這東西可是好東西,不僅人能吃,還能割來混著枝條做成榻,這樣咱也不用睡在這泥上。”
老鄭顯然是個話多的,還非常懂製造懸念:
“然後什將你猜怎麼著,咱帶著小張和小樊去割苜蓿的時候,正碰到了這傻鳥落在叢裡。應該是暴雨砸死的吧,反正便宜了咱們。”
太史慈看著那不小的野鴨,嚥了咽口水,忍不住道:
“這鴨應該不是病鴨吧。”
老鄭很有信心:
“準不是,我打獵多少年了,怎麼可能看錯。”
有老鄭保證,太史慈放下心,就對帳裡的另一個伍長道:
“老牟,伱去輜重營弄個鍋來。這肉太少,還是得做湯,這樣弟兄們都能暖暖。”
這叫老牟的伍長哎了聲,就要出帳。
老鄭就忙攔住,沒好氣的對太史慈道:
“什將哎,這鍋萬萬不能借的。那些個輜重營的人心黑得很,知道咱要借鍋,準要索賄。而且什將你是不知道這會其他帳的弟兄們是餓成啥樣了,要是聞到咱這肉香味,還不過來搶?”
太史慈面子上過不去,強嘴一句:
“給他們狗膽,我揍死他們。”
但他也知道老鄭說的對,沒奈何道:
“那咋辦?總不能生吃吧、”
但等太史慈看到麾下這七個人,兩個茹毛飲血的胡人、五個遼東野人,吃生的不是應該的嗎?
最後太史慈只能哀嘆了一句:
“罷了,就生吃。這他孃的打得什麼鳥仗。”
()
.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