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先人翻案。
這些“大善人”在家裡與人為善,接濟窮苦,過著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日子。但突然一天,這些人就被寇匪給搶了!這正義嗎?這合適嗎?
他們當然不會講當時千百萬黔首的悲慘苦難,反正在他們的筆下,少數文人的體驗就足以代替那些不會說話者的命運。
他們會歌頌漢室的一切,會讚揚漢室士大夫們的風範。而那些愚昧者,淺薄者,自然會被這等煽情故事所感動,於是也跟著忘記了先輩們的苦難。
沒準真的以為漢末是個好日子呢?你們這些泥腿子有好日子不過去造反,不就是一群野心家嘛!
從後世走過來的張衝,自然不會讓這事再發生。
於是,他專門給各分田吏下了一個手冊,指導基層分田吏如何處理解決這種清流型豪強,取得分田的正義性。
其辦法就是一句話:
“人無完人,縱然有,別人呢?”
而現在胡溥就打算從這一點入手,去尋找崔氏不法的證據。
胡溥也是經驗豐富的幹吏,他此前也不是沒解決過這種“好名聲”的豪強,知道這些人的模式在哪裡。
一般來說,這種家族的有出息的成員,必然是要保持好名聲的。所以這些人不用去查,查了也沒用。
但一個偌大的崔氏,光族人就有三百多口,賓客徒隸近千,佔據了博陵四分之一的田土,怎麼可能不幹點壞事。
不然這麼多田土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清名只是少數核心族人的,大部分人還是要做黑手套,幹些髒事的。
而這一查,還真的查出了點東西。
的確,崔寔是個道德君子。但他有個從兄叫崔烈,這人官做得很大,在之前花了五百萬錢做了一個太尉。
此人有個兒子叫崔鈞,據說已經死了。
但對於崔鈞的死,崔氏族人都諱之莫深。
後來,還是博陵的鎮將耿豪覺得這名字耳熟,然後修書給軍中的同僚才得知了此人是如何死的。
原來此人竟然是當年盧植的幽州突騎的重將,在雞澤一戰中被斬。此人在之前滎陽城下,屠殺了何儀的三千汝南黃巾。
這下子,第一個罪已經有了,和泰山軍有血債!
但還不夠。以此罪來剷除崔氏,博陵人心不服。
但沒幾日,胡溥
這件事一開始也是鄉人諱之莫深的,但到底還是有人漏了嘴,講了這事。
十年前去世的崔寔死後留下了一個兒子,叫崔佑,是出了名的頑劣。
數年前,他在鄉里幹了一件惡事,就是試刀殺人。
因崔佑好勇鬥狠,平日就喜歡名刀寶器。有一日,一刀客賣了把寶刀給崔佑,說此刀殺人滴血不沾。
那崔佑不信,當時正好見路上有個家裡的徒隸正挑水走在道邊,二話沒說上去就搠死這可憐的徒隸。
而當時寶刀倒真的沒染一滴血,崔佑大喜,大賞了那刀客。
至於那徒隸,則被賞了一領草蓆裹身,就葬在道邊的田下。
獲知這一訊息後,胡溥拍案大喜:
“大事乃成。”
但鎮將耿豪卻不得其意,疑惑道:
“縱然此事是真的,也不過是崔佑一人所為,怎麼就能拿下崔氏一族呢?”
聽到這話,胡溥哈哈大笑,就在耿豪耳邊細細講了此間事的要害。
耿豪聽了大喜,連呼三聲:
“小胡,高!”
胡溥不敢,忙回了句:
“老耿,高!”
二人,相視大笑。
老爺們,月票支援一下。胡老爺高不高,就看明天的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