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三章 縱橫

經師,在教內道徒中有著很高的威信。

自張角身體越來越差,不得不將大部分事務分作兩份,一份是軍務,主要由張寶負責,一個是教務,就是由魏收負責。

按道理,這麼分的話,張寶應該和魏收的矛盾是不大的。但誰讓黃巾軍並不是什麼簡單的武裝,它是太平道的護教武裝,軍內大多數人都是太平道徒。

這種情況下,魏收掌握著軍中意識形態,實際上在分他張寶的權,尤其是此人還屢次和張寶對著幹,那就更不能忍了。

但張寶也不是為了權力就要害血親的人。實際上,張寶和祭孫一樣,都在懷疑他弟弟張梁的死。

張寶和張梁的關係是非常要好的。年輕時,因為其兄張角要到處傳教,常年不在家,基本上都是他和三弟一起過活,可想而知二人情感。

鉅鹿大戰中,張寶並不在軍中,他那會正負責另一路兵在曲陽。等他得到三弟的死訊後,他才匆匆趕回廣宗,但那會三弟已經斂好,他看到的只是一具僵硬的屍體。

之前軍中關於張梁死的傳聞他也知道,而且他還特意撥人調查,既調查謠言的來援,也調查當日張梁的情況。

實際上,張梁到底怎麼死的,根本就瞞不住。

當日,張梁就是組織撤退事,突然後方就有一冷箭射中其背。然後這位人公將軍就當著眾多潰兵的面,倒下了。

所以,張梁的人只是稍微一打聽,就確定,當日確實是自家人暗害了人公。

於是,張寶就開始了轟動的大調查,但查了半天,不僅沒抓住人,還激得軍中豪勢們的反彈。

說什麼他張寶要清洗他們,說大賢良師還未死,你張寶就要攬權奪位了。甚至最後,久在高樓養病的張角都被驚動,給了一紙申飭給張寶,讓其顧全大局。

就這樣,張寶含恨停下了調查,只把心思用在與河北漢軍的戰事上。

但還是那句話,凡有行止,必有痕跡。

當日豪勢們那番折騰,雖然成功壓制了張寶,但終究暴露了太多。於是,張寶順藤摸瓜,一直就摸到了他這個母侄兄,魏收。

開始張寶還不信,但他的直覺告訴他,此人不能留。

就這樣,張寶開始了翦除魏收羽翼的行動,但魏收也察覺到了,所以雙方都在互相試探。而泰山軍的使者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進入了廣宗。

這會,當董昭說出魏收最顧忌的事後,魏收就知道此人殺不得了。

為何?

因為,原先他之所以視這董昭如草芥,是因為他是太平道的道首,是代表著太平道。

泰山軍再如何實力了得,都不敢與河北總道正面衝突的。只要魏收到時候給泰山軍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這董昭殺了也就是殺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這董昭說出了河北高層最大的牴牾,那說明什麼?說明,人家泰山軍是非常知道現在河北總道的情況的。

那時候,泰山軍就會迅速和張寶靠攏,一起對付他魏收。到時候沒有大義,內有張寶,外有泰山軍為敵,他魏收就真的難了。

所以魏收此刻很難看,便是剛剛董昭說了話,他也不回答。

可他沉默了,董昭卻沒有,這個佞人黑胖子更是緊跟著就說了一句:

「我能救魏道守,就是不知道魏道守願不願意聽了。」

早就為此事心焦得睡不著的魏收,聽到這話,下意識就脫出一句:

「快說。」

此言剛出,魏收立即就後悔了。

因為他知道,自此,主客互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