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兵力,他們不出兵,何虛帶人上去,那就是送死。
豪強們不來,那他何虛就主動去,他直接和右下首的一個白壯勐士,笑道:
“子恪,你勇武冠郡,部曲又精湛,正是報效府君的時候,此戰只要你做排頭,我定為你求得今年的孝廉。”
這白壯勐士正是任城呂虔。其人身高七尺八,手扶一寶刀,器宇軒昂,在這大帳中雄偉自生,望之就是豪傑之流。
也確實,呂虔也是這麼認自己的。在他少時,他就以部曲土斷鄉里,又因為武勇膽略,長剿泗水之賊,為國中稱頌。他獲得過一把寶刀,就是他現在腰間扶著的,自得了這刀,呂虔就從不離身,因為有相者斷,得此刀者,必位居三公。所以呂虔是個有大志向的。
但現在面對何虛所問,呂虔卻緩緩說出這一番話:
“何賊曹,國家所召,我呂虔自然當仁不讓。但我聞,智者不立危牆之下。彼泰山賊等,雖是逆亂,但用兵老道。對峙半月,一旦出兵,侵略如火。我軍作戰態勢太過明顯,就是策應濮水北岸的山陽兵。賊豈會不知,豈能不防,豈會不伏?”
這三個豈,說的何虛啞口無言,但還要張口,就聽呂虔繼續道:
“當然,如果緊守大砦,又失了當時方伯讓我們立營於濮水南岸之意。所以這兵還是要救的。”
聞此言,何虛轉愁為喜,忙不迭點頭。他根本不知道,呂虔一番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已經將整個場面主導了,而何虛其人的情緒也已經在不知不覺被其影響了。
呂虔看時候差不多了,才將其方略和盤托出:
“何賊曹,我等此番北上救援,可謂生死與共,如不能上下一心,你我皆要死在這濮水之畔。所以請賊曹許我方面之任。呂某自付,不論前路如何,必不使我任城子弟血流濮水。”
說完,呂虔鄭重的向何虛抱拳。
呂虔這邊一說完,那邊任城的景周,亢父的番嚴,皆默契出列,一同向何虛拜下。
望著這些默契的任城國豪強,就是再遲鈍都知道這些人已經一條心了,賊曹長何虛心中百轉,但面上如常,捻著鬍鬚,展顏一笑,立馬扶助呂虔,笑道:
“此番任城國兵上下一千五百眾的安危就賴呂君了。”
說完,就將腰上的兵符交給了呂虔,毫不在意。
犁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