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六章 山崩

給顛死。

王訪倒黴被俘,但還有更倒黴的,那就是劉虎。

作為劉表族弟,其人頗有勇力,之前突圍時還想殺一二賊將,振振士氣,但可惜剛出陣,兜頭就遇到了泰山軍騎將王當,其人正舉著弓,尋找合適的目標。一看劉虎這個腦門蹭光的好頭顱,一時心喜直接就射殺了。

所以這個本該為江東小霸王在夏口之戰所討殺的悍將,直接莫名其妙死在了濮水東岸,也算換一種死法。

而真正突圍的也就是檀彬、李疆、張就三將。

三將帶著潰兵二百一路奔到濮水,望著澹澹濮水,李疆、張就二話不說就卸甲渡河,其兵有樣學樣皆裸身下水。但諄諄老者檀彬就抓瞎了,他本就年老體邁,這一路奔逃中,要不是他的家奴死不放棄,一路抬著步輦狂奔,他怎能逃出昇天?

但這會,面對濮水堵路,檀彬的家奴就是再忠義也沒辦法幫他渡河,最後檀彬無奈只能讓家奴繼續抬著步輦,往濮水上游走,那裡有渡口。

但可惜,最後檀彬失蹤了,一起失蹤的還有他四個忠義的家奴,誰也不知道他們離開後發生了什麼,總之消失不見了。

李疆、張就帶著山陽兵的亡奔路並沒有結束。他們遊過濮水後,直接因集合地產生了分歧。

原先主帥王訪的軍令是第一突圍地為任城國大營,但李疆有不同的想法,他想帶著部曲去離狐。

張就不同意,覺得離狐空虛,本就無兵,去了那裡死路一條。而前面任城國方向才是生路。李疆沒多做解釋,直接帶著殘存部曲六十人,直奔離狐。而張就依然按原計劃南下,直接被埋伏在交通道的典韋部伏殺。

所以張就一頓勐跑,最後也只是比劉虎晚死片刻,何苦來哉!

所以這一戰,山陽兵七部四千兵盡墨,最後也只是活下了鄉豪李疆及殘部。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時代的大轉折已經到來。

秩序綱常仍在時,類王訪、檀彬這樣的名士自有一套規則,而一旦秩序瓦解,人人大爭時,就需要憑藉自己的能力求活。以往名氣再大,學問再好,道德再高都不能幫助他在危難中保命,只有自己的機警,智慧才是存身的關鍵。

就比如李疆,其人與山陽黨人們相比,地位權勢無異於雲泥。但最後卻只有這個鄉豪活了。為何?只因為李疆和其兄李朔等,都是家族第一代的創業者,比那些高高在上的門宦們更有鬥爭經驗,他們都如野狼一般,敢賭敢拼更知道如何在關鍵時候做選擇。

李疆渡濮水後,為何不去任城國大營,就是因為之前其闢主王訪連發數道探馬向南,卻一無所訊。當時李疆就猜到這一段交通線,大機率有泰山賊的伏兵,所以他知道繼續往南走,一定是死路。此時唯一的生路就在那看似空虛的離狐城。

這裡其實也看出了李疆這等鄉豪的道德品行是多麼功利。其闢主決策出了這麼大問題,其人一聲不吱。後來與他一同患難的張就執意南下,李疆明知道前面死路,也是一聲不吭,轉身就走。

他為何不多說?就是擔心前面泰山軍張開了獸網最後沒捕到獵物,氣急敗壞來追,到時候他李疆豈不是危險?

看來,這李疆心狠手辣,估計日後真能有個前途。

在回到濮水戰場,此時的形勢非常明朗。濮水北岸的山陽大營四千,佔了兗州聯軍近一半的兵力,所以一開始其部被攻擊時,在濮水岸的兗州兵們好整以暇,準備出兵。

但誰知道僅一日功夫,山陽大營就如泥湖一般,崩得稀巴爛。望著濮水北岸燃起的黑煙,留在南岸的任城國大營也在做生死抉擇。

任城國大營是任城兵曹長何虛,其人望著北面黑煙沖天,焦躁地在大帳中踱步。轉了半天,他一跺腳,和帳中眾將念道:

“還是要出兵,山陽大營要是丟了,咱兗州軍直接瘸一條腿。府君臨行前,一再遵囑我要公心任事,說太平道禍亂兗州,士庶苦其久矣。這次集兗州之兵,正是一舉平定之時,不然,恐再不能治。”

何虛說的好,但帳內眾將卻一個不吭聲。尤其是任城國兵中最大的兩家豪強,呂虔和景周就好像沒聽到何虛說的一樣,直直地看著地,連眼神都不和何虛接觸。

何虛看這些豪強們一點不接茬,心中暗罵:

“真的是狡似狐,我說的杜娟啼血都沒讓這些人起兵,真的是天良喪盡,心中全為忠義可言。”

不能怪何虛要上面那番表演,雖然他是主將,但他只有五百郡卒,而這些豪強兵們加起來有兵一千,整整佔了大營的三分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