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快馬奔往雍門。
二人並沒有再聊,作為投名狀的到底是什麼?
可能是那鄭泰,可能是那群公卿子弟,也可能是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更有可能的就是這京都。
到底是什麼,外人不得而知,但一切也都在不言中。
……
翌日,晨旦。
城牆上的漢軍們驚恐的發現城外的泰山軍在地上放了數百面的旗幟,隨後還有一群俘口被捆著遊行。
在被看押走了一圈京都城後,這些養尊處優的公卿子弟們精疲力倦,終於解脫地回了俘口營。
城中勇士夜襲全軍覆沒對於漢軍來說是個壞訊息,但也有一個好訊息,那就是今日泰山軍並沒有攻城。
城頭上的漢軍們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
而人一閒下來,腦子就容易想東想西,此前種種事情,如泰山軍的條件,他們凌厲的攻勢,他們承偌的分田分地的政策,甚至昨夜出城部隊全軍覆滅的訊息,一下子串聯起來。
城頭上的軍心一下子就渙散了。
現在鄭泰是生是死也不清楚,於是朱儁只能讓牙兵們扛著他的胡床,帶著他巡視城牆。
朱儁眼見著城頭上士氣低落,但空口白牙也說不了什麼,於是他只能讓人馱著他入宮。
在北宮內,白髮蒼蒼的朱儁看著同樣白髮的劉辯,君臣二人相擁哭泣。
最後,朱儁告訴劉辯,如今之計只能讓陛下登城樓以鼓舞軍中士氣了。
劉辯恢復著理智,明白漢室社稷就在自己的肩頭,他沒有任性和退縮,而是點頭同意了。
四月十一日,劉辯登城犒軍,之後的四天,城外矢石俱下,他依舊帶著唐妃先後登上北、西、南、東四城牆上,慰勞城頭上的吏士。
他穿著鎧甲,腳步沉重,帶著同樣不善於行的唐妃,將宮內的布帛和膳食賜給吏士們。
眾血戰的吏士們是第一次看到漢家天子,他們看見這個年紀很小卻面容蒼老的天子,心裡懷著複雜的情緒。
原來這就是他們守護的天子,原來他也在乎我們。
於是,一種士為君死的就義之心逐漸在城頭上盪漾。
這個時代的人從來不怕死,不是因為他們對死亡沒有畏懼,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活不長。
在這個匆匆不過二三十載的人生裡,他們在乎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價值。
於是,在這一刻,所有人覺悟了一種宏大的使命。
他們要為漢室而死,如果漢室註定要亡了,那就從他們開始吧,他們就是大漢的殉道人。
真是一種諷刺啊。
當那些享受著漢室紅利的公卿們絞盡腦汁,厚顏無恥的要活的時候,這群從沒有沾染片絲漢室榮耀的軍吏們,卻要選擇為它而死。
城頭上,一眾軍吏哭泣的跪在地上親吻著劉辯的靴子,而唐妃則將宮婢們的織好的軍衣披在他們身上。
軍吏們咬破自己的手,在這些軍衣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家族的所在。當他們寫下這些資訊時,就意味著他們要死戰到底,因為這關乎自己和家族的榮譽。
劉辯也在哭泣,他為這些人感動也愧疚。
從瘋癲中甦醒後,劉辯不再是過去的劉辯了,他不再居高臨下,而是將自己當成了普普通通的人,也因此,他覺知這些人的承偌有多重。
他感覺自己對不住這些人。
劉辯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卒也在哭泣,就問:
“老漢,為大漢死,它值得嗎?”
老卒激動的排出來,他跪著小心翼翼的親吻著劉辯靴子下的泥土,抑制住激動道:
“我不知道,我的阿公就是為大漢死在西域的,我的父親是為大漢死在北疆的,而我現在則為大漢死在京都,我希望我的孫子也能繼續為大漢而死。”
說著,老卒顫抖的再一次吻著劉辯的靴子,這一次親吻的地方更近了一點。
聽著老卒這番話,劉辯心頭滴血,忽然他感覺臉上一涼,伸手去摸時,卻發現是一片雪花。
於是,劉辯放眼望去,卻見無數雪花從天上飄灑在人間。
這四月的天,竟然下起了大雪。
所有人都呆住了,隨後城頭上爆發出熱烈的呼喊。
而劉辯身邊的宗正劉虞也熱淚盈眶,跪著向太廟的方向磕頭:
“天不絕我漢室江山。”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