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兄弟,就由京畿地區主力來解決。
張衝不會小覷敵人,但也不會誇大問題來讓自己自亂陣腳。
在他看來,軍隊和京畿地區確實存在問題,但依舊不影響大局。
從張衝自己的走訪中,在戰爭中留在京畿的黔首們普遍是願意相信泰山軍的,他們也在泰山軍的宣講中,對豪勢的反攻充滿了反感,依舊支援泰山軍。
而在軍隊中,泰山軍上下對太平的理念和對張衝的崇拜更加高漲。至今為止,張衝帶領他們一步步走到現在,一個嶄新的世界也在向他們展開。
這些來自天下窮苦出身的吏士們如何不信任張衝,不願意為張沖和勝利的果實而戰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張衝在京都的東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
東郊本是漢家天子春祭的地方,而現在則湧入了數萬名泰山軍吏士。他們高喊著“王上萬歲”的口號,讓這片天地渲染成金黃。
張衝騎著戰馬,在各方陣來回馳騁,他沒有說話,而是舉著那面“替天行道”的大旗縱馬賓士。
他要讓弟兄們都看到他。
濃烈的金光照耀在東郊,張衝渾身沐浴在陽光下,手裡的杏黃大纛隨風飄舞。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奔跑了多久,只知道他所過之處,諸軍歡呼,他所到之處,萬眾叱吒。
最後,張衝滿頭大汗回到了原處,他單臂擎著大纛,對最外一排的吏士們喊道:
“這面旗幟是黃色的,它是土地的顏色,是我們黔首的顏色,是我們天下窮苦弟兄們的象徵。八年前,我舉著這面大纛在泰山奮死,而現在,你們這些繼承大纛,在這面大纛下戰鬥的勇士們!告訴我,你們願意為這面旗幟戰鬥,戰鬥到最後一刻,你們會發誓這麼做嗎?”
前方的吏士們聽清了,看著他們最仰慕的王者,他們高吼:
“願意!”
而後方的吏士們並不能聽清,但他們聽清了前方弟兄們在高喊“願意”,所以他們義無反顧,也接著高吼:
“願意!”
於是,從前到後,從北到南,從東郊到京都,所有聽清的人,都在高喊:
“願意!”
張衝再一次高吼:
“杏黃所到之處,皆為太平之土。”
這一次身後的橫撞將們齊齊高吼:
“太平!”
無數人齊齊高呼:
“太平!”
太平之聲連綿不絕,每一個置身於此的人都渾身戰慄,他們的面板上生出雞皮疙瘩,他們的眼眶飽含淚水,他們緊握著拳頭,向著那個渺渺不可見的王者,發出鄭重的怒吼。
張衝也激動了,他舉臂狂呼,與無數狂熱的弟兄們,一齊高喊。
在聲浪衝天的歡呼中,張衝看向了南方,眼神寒冷:
“袁紹,我們是來人間換太平的,你既然來了,那我就讓你知道什麼是黃天之災!”
盛大的檢閱結束了,諸軍並沒有返回各自的營地,而是直接在旗幟的引領下向著南方開拔。
羽徼南來雕羽輕,河洛龍蛇試雄兵。
大纛金鼓聞角起,長牙擁帳見黃旌。
張王東郊大閱兵,陣中頻傳唱將名。
金墉清笳未卸甲,邊馬已過洛陽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