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合,皆決定出兵冀州。
曹操分析了現在的形勢,在信中他高度讚美袁紹的果決,支援袁紹的行動,並無條件支援他。
曹操不是空口支援的,他在信中表示,他會提精兵兩萬渡過大河北上冀州,直插泰山軍的後方,以策應河洛的袁紹。
就這樣,局面完全向著袁莎這邊突變,此刻反泰山軍聯盟的軍隊已經高達十三萬。
其中袁術五萬,曹操兩萬,他佈置在廣成關、潁川方向的大軍六萬。
而關西的使者楊密在得知袁紹竟然籌劃了近十三萬的大軍,其人在和其餘使者商量後,也向袁紹許諾,關西將會出兵兩萬出函谷關。
於是,霎時間,反泰山軍聯盟總兵力高達十五萬,將對“百戰百勝”的泰山軍進行絞殺。
不過這個情況,京都內的張衝雖然不知道,但從未掉以輕心。
……
京畿地區的形勢複雜有點超過張衝的預料。
此前關東朝廷對於京畿地區的搜刮已經到達了一個極點,導致大量的民戶、黔首躲入嵩山,雖然泰山軍不斷在山下宣傳政策,但這些入山的黔首們已經被亂世駭住了,壓根不為所動。
獲得這些人的信任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現在的泰山軍恰恰沒有這個時間。
那日張衝收到的軍報正是大谷關被破的軍報。
大谷關原有守軍千人,是朱靈麾下的兩個營頭組成。但誰也不曉得,這個營頭的兩個副營將竟然被袁軍給策反,於是在大雪那夜,敵軍在叛徒的策應下,攻破了大谷關。
隨後,袁軍長驅直入,在劫掠了數座附近的塢壁後,就結營在太谷關外等待後續的援兵。
到如此階段,已經容不得泰山軍猶豫了,戰爭已經到來。
但現在的泰山軍狀態並沒有多好。
首先京畿地區方下,各地區都還未組織分田,所以京畿地區的百姓渴望獲得戰前泰山軍許諾的東西,這個時候如果不分田甚至還要再徵召他們,那對泰山軍的聲譽會造成很大的打擊。
此外京都城內的情況也不理想。
那些失去權力的公卿貴族也在蠢蠢欲動,他們對這座城市太瞭解了,縱然泰山軍已經全面接收了這座城市,但依然像一個外人。
在夜裡,這些不死心的貴族子弟順著京都錯綜複雜的水道彼此溝通串聯,一個個陰謀在城市陰暗的角落誕生。
只要從一個地方就可以看出,泰山軍現在在京都的侷促。那就是至今為止,泰山軍還沒有找到北宮內的那座地道。
張衝知道北宮存在地道,不然何太后那些人不會消失不見,但橫撞將們縱然是將北宮檢搜了數遍,都未能找到。
為此,蒙沮、蔡確、郭祖紛紛建議張衝移宮到南宮,但最後被張衝給拒絕了。
張衝如是對他們道:
“如果敵軍都能順著地道進入北宮,那我移不移又有何區別?能護我者,非北宮城牆而是諸泰山軍弟兄們。”
於是,眾人不再勸說,但卻巡視的更加嚴密了。
而對於張衝來說,雖然他並沒有太在意這些,但實話實說,他的感覺並不好。他不清楚為什麼諸軍都開始膽怯起來了。
難道不是他們獲得了勝利?不是他們拿下了京都嗎?現在一個袁紹出兵了,又能如何?打回去就行了!
他感受到了軍隊的墮氣,也許在他們看來,這天下真的就已經屬於他們的了,原先的氣一下子就洩氣了。
這並不是張衝的杞人憂天,作為後來人,他太清楚這就是歷史真實發生的。
唐末黃巢帶領起義軍數起數落,轉戰天下,從中原一直到嶺南,百戰不怠。而好不容易打下長安後,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了,然後就忽然垮了。
又如明末李自成,可以說血戰而有天下,在陝西、山西、河南、湖北百戰餘生,最後終於打下北京了,然後只被滿人打了一仗,就整個崩潰。
這其中的緣由不能不讓張衝反思。
原先張衝以為趕考已經結束,但到了現在,他恍然明白對泰山軍真正的大考才剛剛開始。
不過對於袁紹的反攻,張衝實際上早就有預案,甚至整個中原的反泰勢力聯合起來圍攻他,他也有準備。
不然他打什麼京都呢?
在他的佈置中,以河北的丁盛、河濟的黑夫、泰山的關羽為三角,分別阻擋、牽制陳留、青州兩方。
然後以幷州一處擠壓關西一方的空間,壓制他們的東出。而最後正南方的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