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一十一章:韓氏

來只管自家門戶富貴,哪管天下死活?但你們有得選嗎?泰山軍對士族是什麼態度,什麼手段,你們也是清楚的,現在不聯合一起趁著泰山軍虛弱反攻,難道要刀架在脖子上才求饒?”

韓攸一下子笑了,他笑得讓袁紹莫名。

然後韓攸反問袁紹:

“袁公,你家富貴幾代了?”

袁紹愣了一下,我汝南袁氏富貴幾代你韓攸不知道?但他還是氣道:

“四代,三公!”

在最後“三公”這兩個字上,袁紹特意加重了語氣。

韓攸也聽出袁紹的意思,也點頭:

“你們汝南袁氏真的是好一花團錦簇,烈火烹油,咱們豫州各家哪個不傾慕?不豔羨?但袁公,你可知我韓氏富貴多少代了?”

袁紹不明白韓攸的意思,他也蹲累了,索性就盤坐在韓攸面前,等他說。

卻聽韓攸驕傲道:

“我韓氏為曲沃姬姓,公家血脈,獲封韓原乃有氏。爾後歷四代而為晉上卿,歷十代而三分有晉,歷十一代而獲封韓王。我大韓吞鄭並宋,驅齊敗秦。那時候我韓氏威風不威風?顯赫不顯赫?而你袁氏何在?”

袁紹沉默了,他那點家族榮耀確實沒法在韓攸面前講,他們袁家往最高裡論也不過是陳國公家,說來是顓頊苗裔,虞舜之後,但那東西都不可考,真論起來,誰家還不是三皇五帝的後人呢。

但袁紹沉默卻不是因為自卑家門,而是他漸漸從韓攸的話裡聽出了別的意思。

果然,韓攸說完這番話後就嘆息道:

“然後始皇帝虎吞六國,我大韓跌落塵埃。當時六國之家,誰不是在秦兵刀劍之下膽寒難眠,這就是月滿則虧的道理。”

“但秦倒行逆施不過二世而亡,然後高祖以布衣之身,執仗挺戈,會六合,畢四海,我韓氏也在新朝再獲新生,之後有漢一代,我韓氏公侯累世不絕。其富貴雖不如祖先鐘鳴鼎食,但也是天下一等一的貴族。”

“之後的歷史你也知道,新莽篡逆,我韓氏再次蟄伏。之後也無人趕上光武中興的大車,但然後呢?我韓氏在國朝不還是起來了?”

說到這裡,韓攸悵惘,也是感慨:

“這興亡之道就如那月,月滿則虧,月虧則滿。沒有一個家族可以永遠富貴,但一個家族卻要有興亡求存之道。我韓氏歷千年,明白家勢不敵人心,人心不敵天數。所以要順勢而為。”

袁紹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已經知道韓攸要說什麼了。

然後就聽韓攸道:

“你袁氏雖也有四代富貴,但還未經歷過一個完整的治亂迴圈。你只看到了爭雄,卻沒看到守雌。如今何為大勢?那就是天下黎庶之心屬泰山軍,正如當年黎庶之心屬虎秦,你袁氏縱然有再多積累,你袁紹縱然再英明神武,但敵得過這人心大勢?”

見袁紹還執迷不悟,韓攸搖頭:

“袁公,你以為泰山軍能持久?他做的是什麼事?是均天下之財,現在貧富猶如天塹,所以大勢在他。可一旦他真做到均田地,那天下之人就都是他的敵人。因為人心向上,無時要有,有時要多,永遠慾壑難填。而到時候,擋著天下人過好日子的是誰?是他泰山軍。所以,袁公且待,用不了多少時日,這天下還要再翻覆回去。而到時候,龍蛇並起,你我豪家正可順勢而為。”

袁紹沉思,聽韓攸說完,才笑道:

“小韓,你說的這個是不是就是老子所言,‘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韓攸笑道,隨後捧道:

“袁公果然英明神武,正是這個道理。”

隨後袁紹笑了:

“話說得有那麼些道理。所以和你一樣持這個想法的應該不少吧。”

韓攸點頭,此時到這裡他也無所謂了,他坦言:

“確實如此,其實袁公這次要和泰山軍決戰,真正支援你的也就是那些土狗武士,他們眼裡就只有那點土地、莊園,聽得泰山軍要收就嚇得抱團跳牆。但我潁川各家族,哪個不是傳了數個朝代的,大家都懂急流勇退的道理。所以大家並不願意隨你血戰泰山軍。甚至袁公覺得我們會擔心什麼田土,那也是多慮了。”

到這裡,韓攸說出了一句直指世家最根本的話:

“萬頃田,千鍾粟,我輩視若等閒。只要子孫不忘家名,不絕家學,千金散盡也復來。此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一時的成敗得失又如何呢?”

韓攸說得太好了,也太對了,所以袁紹笑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