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願意帶著大夥守太原。我在發誓,我王子師縱然斧鉞加身,也不拋棄我太原百姓。”
於是,
然後王允轉身,就對丁原邊上的裴曄,質問道:
“裴君,如今那丁原要棄國家重地,舍這百萬生口,苟延殘喘。你裴太守是如何想的?是要隨他做個遺臭青史的罪人還是隨我做個漢家英雄?”
裴曄嘆了一口氣,面對此質問,心下也是糾結。
他雖然是太原太守,但卻是河東人,平日本就需要依靠本地的豪勢張目。可以說,過去吃了不少
後面等丁原移鎮到太原,對裴曄很是尊重。也正是有了丁原的支援,裴曄才舒張了不少二千石該有的威儀。
所以他心下是靠著丁原的,但奈何現在的局勢確如這些人說的。於是他沉吟了一會,說道:
“依本府看,這太原還是能守的。此城自古就為北地重鎮,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所以歷代皆對此地進行營建。如今的太原實則為雙城格局,西面為晉陽、東面為太原,兩城橫跨汾水,遙相呼應。城外又有重塞和方城,雖然這些日已經被泰山軍拔出,但只以如今的局面,即便沒有援軍,我太原依舊能堅持半年以上。”
“半年之內,我太原無恙。半年以後,如泰山軍依舊頓兵於此,那天下局勢必然有變。到時候,我等留在這裡,靜待時機則可。”
這個時候,裴曄見丁原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最後還是補了一句:
“但明公的話卻也不是沒道理。說到底,咱們還是需要將此間情況稟告給陛下的。而明公離開這裡,可在後方統籌戰局,排程兵員補充。而這裡有我和王謁者,有在場諸鄉賢豪勢,太原也是無憂。”
裴曄的一番話還是非常有說服力的。而且在場的這些人實際上也嫌丁原礙眼,尤其是王允內心是巴不得丁原跑的。
因為他知道後面迎接自己的必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所以,一時間眾人皆在沉默。
而那邊丁原則乘勢決斷:
“事情就這樣定了,明日本公就會帶著所部突圍,爾等抓緊交接。”
最後丁原還誠心許諾王允,說自己必然會帶著大軍來解圍太原的。
王允輕哼,閉目養神,再不說話。
……
時間還沒等到第二天,當天夜裡,刺史府外就已經是一片喧囂。
丁原的僕隸將這主人這兩年積攢的財物全部裝上大車,畢竟後面不論是去長安疏通要援兵還是就在那做個富家翁,沒有錢帛是不行的。
因為是突圍,丁原就將幕府的銅錢全部賞賜給了親軍和僕隸,順手收買了一下人心後,就將蜀錦和金鋌裝車。
太原富庶,丁原在這裡的兩年可以說積攢了不少好東西。此刻急急忙忙裝箱,一片亂哄哄的。
這車隊中還有十幾車根車,皆用帷幕拉著,裡面都是丁原的姬妾。
重感情的丁原捨不得她們在這裡受辱,決定帶著他們一起走。
他也知道突圍帶這些東西是累贅,但丁原又捨不得,只能臨時決定半夜走。
而丁原這一變卦可苦了幕府的那些幕僚了。一些住的離幕府近的還好處,在聽到這裡動靜後,直接帶著眷屬靠攏過來,而一些住的遠的,還在等明日呢。
但饒是如此,幕府外也是越來越擁擠,因為一些當地豪門也偷偷的有車隊靠了過來,顯得也想一起走。
於是出行的隊伍越來越大。
這人一多,原先還算有秩序的隊伍越發慌亂起來。一些人捨不得財物,還在不斷往大車上堆。而一些沒車又沒馬的,只能步行,但看到丁原那些姬妾的車上還有空位,也不知道哪來的膽子,就敢上去攀附。
看到這般兇景,這些姬妾哭成一團。
此時丁原正一身戎裝,親自組織僕隸搬運幕府內的蜀繡。
這批東西是真正的價值連城,變賣後可再組織一支五千人的部曲,所以被丁原當成日後東山再起的資本。
這會聽到後面姬妾的哭喊,目齜,怒喊一聲:
“解俊何在?”
說著,一員悍將排眾而出,遵道:
“末將在。”
丁原戟指一豎,對著那些膽敢冒犯他姬妾之人,下令:
“給我殺!”
那解俊抱拳領命,一聲不吭就奔到了後面。
當解俊奔來的時候,場面已經有點失控了。一些人本還只是搶個位置,這會突然看見一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