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換了馬車。
牛車走鄉間小路是極好的,緩慢穩當,不過這一路上多是大路,用馬車寬敞一些,也比牛車快。
葉嬌倒不在意坐什麼,只要有吃有喝就開心。
柳氏也大方,帶了滿滿一籃子麻團,不過吃的依然只有葉嬌,方氏縱然眼饞,可是摸了摸自己胳膊上軟嘟嘟的肉,還是沒有伸手。
這一路都走的平順,只是路遠,到了寺院外的時候已是日頭高懸。
葉嬌原本已經不太介意自己會不會被和尚捉走,但是道理心裡都懂,真的到了寺廟外頭還是會心裡發怵。
斗篷裡頭的手指攥在一起,葉嬌跟在柳氏和方氏身後,慢慢的走上前去。
等到要跨門檻兒時,葉嬌深吸了口氣,一直提著。
抬腿,落下。
另一條腿抬起,落下。
小人參安安全全的跨過門檻後,發覺自己沒有任何異樣,臉上就有了笑。
做人真好。
這時候,有個打扮富貴的中年婦人快步走上前來,未語先笑,對著柳氏道:“三娘,你今兒到的可比往年晚了些,可是有事忙不過來?”
葉嬌立馬驚訝的發現,一直都很溫柔隨和的婆婆突然正了正身子,雖然還是笑著的,只是那笑容與平時不同了些。
哪裡不同葉嬌也說不出,只是覺得莫名的有種鮮活勁兒。
而後便聽柳氏道:“家裡事情雖然多,不過有兩個兒媳婦幫襯著也是不錯。”說著,柳氏就扭頭看了看方氏和葉嬌。
葉嬌下意識的看向方氏,見方氏笑眯眯地說了句“這是媳婦分內事。”葉嬌也就想要跟著說句什麼。
可是剛剛葉嬌過於謹慎,跨門檻太慢,這會兒落了她們一截,瞧著到不像是一道來的了。
柳氏則是用眼神示意葉嬌慢慢走,不用急,而後就和那婦人邊走邊說。
葉嬌則是拽了拽小素,低聲問道:“那是何人?”
小素只是佃戶的孩子,對東家的事情只知道一些細枝末節,多的就不清楚了。
倒是方氏,似乎有意躲開柳氏和那婦人,步子走得慢了些,聽到葉嬌的話,便用手拿著帕子擋住嘴巴,同樣壓低聲音:“那人姓張,似乎是咱娘年輕時候便認識的,不過她總喜歡和娘攀比,年年如此,咱們也不用摻和,一切聽孃的便是了。”
不等葉嬌細想,便見張氏突然回頭,笑著問道:“不知道你家二兒媳婦在何處呢?聽說是個農家的孩子,怎麼,三娘你捨不得帶她出來?”
張氏在柳氏面前, 一直有種莫名的得意感。
之前她們都沒出嫁的時候, 因著家境相近,雖不算大戶人家,可也是家裡富裕, 便常常湊在一起。
柳氏在當時顯得格外出挑, 無論是模樣還是品性都是她們圈子裡最好的。
後來出嫁了,除了柳氏選了個普通富戶外,其他人要不嫁了讀書秀才,要不就選了鄉紳富豪。
她們當時都私下裡笑柳氏眼界低,祁家有什麼好?
不過就是個家裡有些田地的小地主罷了, 雖說家裡沒有宗親管束, 但是同樣也沒人幫襯啊。若說有前程的還要數能科舉的讀書人, 能賺錢的商賈都比祁家好。
當時張氏也是笑她的, 誰知道沒過兩年就笑不出了。
那些嫁了商人的,若是夫家不發達難免心裡難受, 若是發達了少不得要看著相公娶妾納小。
至於嫁了書生的,假使男人一直沒中舉,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只怕還要自家娘子反過來賺錢養著,日子清貧是正常的。萬一中了舉卻更麻煩, 眼瞅著要當官的男人,若是還年少倒還罷了, 但凡多熬幾年的, 能有幾個看得慣已經人老珠黃的原配發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