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頁

訪的使節帶回去傳入了日本,真正風靡全國上下。

而乳製品的傳播恰恰相反,是由北到南進行傳播,從北方遊牧區傳到了南方農業區。唐中葉德宗李適命人在茶中加入發酵過的牛奶,也就是“酥”,這是由官方記載的茶乳相交融事件。

現在還在唐初期,便是大興善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僧人都沒見誰把乳同茶葉相結合的,不了聽見“奶茶”二字,只知說是哪兩種玩意,卻不知他們為何會被放在一起。

他本著吃貨的向學之心道:“小郎君,後兩者先不談,奶茶是何物?”

“是羊乳與牛乳相融合做出的飲品。”他神秘笑道,“待晚上做出來,我悄悄給你送去,切莫聲張。”動物的乳汁也算是葷食,遵循清規戒律的僧人萬萬不可食。

“好說好說!”

……

杏仁與核桃是常見堅果,講究的郎君娘子在喝粥時都要加入用石磨磨成粉的堅果並飴糖進行調味。莫文遠做杏仁飲與核桃露的方法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先把兩種堅果放在溫水中浸泡一個時辰,隨後撈出來,很耐心地放入石磨中,加水研磨出漿。

漿汁出得多,用大木桶裝著,僧人們多次“路過”後廚,就想看看莫文遠做了什麼。除李三娘家諸人,就是大興善寺的僧人對他的手藝最為信服。從小開始,他看書時受到啟發做新菜,都是在大興善寺的堂前做的,寺內只能做素食,也只有素食食材,成功的作品會上和尚們的餐桌,不成功的,也會上他們的餐桌。

因為只有莫文遠覺得不成功。

他看慧空路過三次,笑道:“要喝點不?”

慧空心道:嘿,我就等你這句話!他矜持點頭道:“我那有些杏仁並核桃,一會兒給你送來。”

“我那兒也有。”

“上好的杏仁!”

周圍和尚像是在海中嗅到血腥味的虎鯨,蜂擁而上,他們眼中湧動綠光,對吃食的渴求促使他們向前!向前!

莫文遠早就猜到會有此情況,在灶臺上架了一口大鼎,將杏仁漿連同水到了進去,大火煮,邊煮還邊加入紅棕色的砂糖,用棍子不斷熬煮。

將生杏仁漿加糖調味煮開,就能得到杏仁飲,味道與現代社會流行的“露露”相似,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會不屑一顧。

“冬天要喝熱的露露”,秋天喝也一樣。

冷杏仁飲時,他又盯著驢子磨三大桶原料漿汁,然後對嗷嗷待哺的僧人們宣佈道:“可以喝了。”

“哦——”人群中傳來歡呼聲,缽、陶碗、竹筒、陶杯,各種器皿擠在莫文遠鼻子底下。

“咳咳——”慧遠和尚假咳,他本是來看莫文遠做得如何,不想竟看見如此不成體統的畫面,僧人們聽見聲音,噤若寒蟬,像縮頭縮腦的鵪鶉,乖乖排成長條,耷拉腦袋依次站在莫文遠前。

“可有人不吃杏仁?若不能吃,千萬別排隊。”

能不能吃杏仁僧人心中有數,排隊的都是不過敏並且不討厭其味的,乳白色的湯汁裹挾著甜香,倒入器皿中,慧遠手捧套碗,暖意透過厚厚的黑陶壁傳入手掌心,捂熱了他微涼的手掌。

熱氣與空氣中的水碰撞,蒸騰的水汽順豐搖曳,湊近了看,白霧撲面而來,他輕抿一口,舌尖與熱漿汁接觸,溫暖透過舌尖末梢傳遞入大腦,柔和的甜味在口中綻放開,不同於杏仁豆腐滑軟的觸感,厚重的杏仁飲滾落食道,驅散縈繞在他身邊的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