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頁

襄陽城石堅城厚,從城門到府衙一路上,有多路兵馬巡邏往復,卻緊緊有條,軍紀嚴明,一派戒備森嚴的景象。慶之親手將書信交到蕭衍手上,從容下拜道,“沈學士命我跟隨將軍,靜候將軍驅策。”蕭衍屏退眾人,把他扶起來道,“你可知這信上寫了什麼?”慶之忙道“不敢”。蕭衍擺了擺手,道了聲“無妨”,展開雙手,只見那白紙上,“當仁不讓”四字,龍飛鳳舞,躍然其上。慶之微張了口,不可置信地看著這四字,原來老師讓他親自送來的書信,只是這四個字。是啊,天下又有什麼大事,比這四個字更重要。聖人曰:當仁不讓於師,當勇往而必為也。蕭衍默然半晌,沉聲道,“當年,是我深夜追上先帝,勸他早做決斷,統領危局;如今,是沈學士讓你追上我,提醒我這當仁不讓的道理!這條帝王之路上,我們犧牲了太多。我們竟陵八友,曾經深深推崇景仰的賢王,被幽禁至死,王融謝脁兩位摯友,前前後後,也被無辜牽連。如果只有一條路可選,那就堂而皇之地走下去,任憑青史如何書寫評說,也要當仁不讓,捨我其誰!”慶之一時也是豪情萬千,如果是這個人,他足夠的仁義通達,足夠的審時度勢,足夠的文韜武略,足夠的任賢度能,一定能一改朝堂的傾軋之風,成為聖明的君主。他深深叩拜道,“願誓死效忠吾王!”蕭衍隨後於襄陽招兵買馬,集甲兵上萬,戰馬千匹,戰船三千艘。他並未先行稱帝,而是一邊聯合南康王蕭寶融,推舉他在江陵稱帝,一路帶兵西向,佔領蜀中,一邊聯絡朝中重臣,將蕭寶卷廢黜,獲得大義之名。那蕭寶卷還在後宮鶯歌燕舞,醉生夢死,卻被手下徵虜將軍,於深夜闖入,割下頭顱。此後,蕭衍率軍東歸,所向之處,望風披靡,人馬皆附。自擁立蕭寶融登基後,蕭衍被冊封為大司馬,大將軍,統領朝中一切文武事,如同當年的齊明帝蕭鸞。幾個月後,在朝臣尤其是沈學士的擁戴下,蕭衍受禪讓登基為帝,開國建梁。沈約終於重新出山,任尚書令一職,總攬朝政。一時之間,明主賢相,政清人和,朝堂氣象煥然一新! 重逢梁帝蕭衍登基後,躊躇滿志,改元天監,寓意“願上天監察”,立嫡子蕭昭明為太子。一方面,他並未對前齊宗室大臣大肆殺戮,反而多加撫慰,朝堂上除提拔有功親信外,一律沿襲舊位,使得數十年南朝的傾軋之風得以改正。另一方面,他為了招賢納士,重建國學館,置五經博士,並規定不限寒門士族,不拘人數,透過考核者按品級授予官職。陳慶之被提拔為,中書省主書,處於蕭衍近側,負責詔書的起草與整理,由於處事謹慎沉穩,深受梁帝愛重。慶之舉家遷至建康城東,在崇仁坊相中一座二進宅院,仿祖父家佈置,親手在院中植了一棵桂花樹。時值天監六年九月,青瓦白牆,金桂飄香,午後天氣還屬酷熱,一家人將胡床案几搬出,並擺出瓜果面糕,納涼解暑。這日恰巧休沐,陳慶之難得清閒,將三歲的大女兒扛在肩上,圍著桂樹繞圈圈,梳著雙丫髻的粉衣女娃,被逗得咯咯地笑。旁邊坐了一少婦,望著他們笑而不語,雖素色襦裙,卻難掩清麗姿容,也懷抱著一嬰兒哄著。不遠處還坐著一位老婦和少婦,閒談著做著女工,正是慶之的母親和接回家的三姐品姬。這時前院敲門聲響起,小廝來報,似是三位公爺,慶之忙將女娃交給姐姐,前去相迎。只見為首一人,頭戴栗色無幘冠,身穿褐色長衫,外罩玄黑短袍,袖口緊束,腰佩寶劍,面目黎黑,身材壯實,昂首闊步。其後跟著兩位,一個身量略小,青布綸巾,縞素長袍,細眉長眼,略顯文氣,一個著精麻短褐,大眼直鼻,巧笑機靈。“祖老大?”慶之試探性地叫了句。只見那為首的漢子展眉一笑,快步上前,把慶之抱了個結實,道,“你小子,發達了,總算沒有忘了我!”“你瞧瞧你這通身的氣派,不一樣了,我還真不敢認!”雖如此說,慶之也很是激動,回抱住他了好一會。等到兩人分開站定,又相視而笑,彷佛又回到了太湖邊,那少年意氣的光陰裡。跟隨的二人也笑意融融的,慶之瞧著眼熟得緊,忙問道,“這二位是?”祖老大忙拉了那文氣的青年過來,“你不認識了,這是常跟在咱們屁股後頭的,趙小么,現在我帳下做個文書,我給他改名趙小耀。”還沒等祖老大拉人,那短褐青年,主動上前一步,“陳大哥不認識我啦,我吆喝一句你可就認識了。”還沒等他開口,祖老大忙擺手道,“可不就是那個常喊你,陳病怏的王小六嗎,在我帳下做個傳令兵,改名王六令!”只見他一拱手,長身作揖道,“年幼無狀,大哥莫怪!”慶之忙將他扶住,暖笑道,“好兄弟,我早忘了這回事,只記得咱們當時,打了個賭,我還輸給了你們。”慶之忙將眾人引入前廳,序座上茶,四人談起年幼趣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