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且她的獲獎充滿了傳奇性。之前呼聲最高的亞歷山大可是從大三開始展露自己的數學天賦, 從大一開始跟著導師做論文, 之後接連在重要期刊上發表自己的論文,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所有人都以為12年的 an獎非他莫屬了,可是洛葉卻硬生生的憑藉兩篇論文壓下他的光彩。在她發表論文的幾個月後, 亞歷山大也沒有再發表一篇可以比擬的論文, 也沒有別的新人再橫空出世壓她一頭。聞訊而來採訪她的記者道,“獲得了這個本科生數學生最為重要的獎項,您有什麼感想?”“在你發出論文之前,斯坦福的亞歷山大最可能獲獎,最後卻是你獲獎,你有什麼想對他說的嗎?”“據我們所知, 你發表的兩篇論文都和抽象代數相關,你的主攻方向確定是抽象代數了嗎?”洛葉沒想到還有采訪這個環節,不過可以想象沒有多少人關注,對方說話很客氣,洛葉想了想,“感想,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想,畢竟它對整個數學界來說並不是太重要。”採訪的記者眼睛一亮,看著洛葉的眼神都不由的一變,這個獎項能獲得,對她來說真的已經非常優秀了,可是她卻似乎並不感到滿足,這樣的野心和驕傲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這裡的野心是誇獎的含義,就算洛葉並不覺得這有多麼值得驕傲的,可是在記者看來她無疑就是個天才少女,這樣的天才少女還在不知滿足孜孜不倦的在求知,研究那些普通人完全不懂的理論,真的讓人十分容易心生好感。在接下來發表的採訪稿中,記者就不乏溢美之詞了。當然,這樣的採訪大佬們是不會看的,但是像亞歷山大這樣本來有可能獲獎的人肯定會有所關注。採訪上還有一張抓拍的照片,照片上的少女面容精緻,眉目冷淡,整個人帶著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氣場。亞歷山大的同學,“哇,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小啊。”看著哪裡像是有十九歲了?而且意外的酷啊 。“亞歷山大,看來你遇到對手了。”此時亞歷山大的碩博連讀的申請已經下來了,導師是知名的數學大師,憑藉他在本科的積累,從現在開始他就可以跟著他的學長以及導師正式做課題。他的導師還安慰他,一個 an獎不算什麼,以後他還可以競爭數學界的知名獎項,他的導師對他十分有信心。以他的天分,數學界早晚有他的一席之地。亞歷山大其實本人並不是很在意,就像是他導師說的,一個本科時的獎項而已,得到是錦上添花,不得也不會影響什麼,他本人更為在意的是洛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