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約有提出過,“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時間。”錦榮一笑,“我做什麼事可不會留待後來人。”周君璧大力投入的女學,女子科舉,的確見效緩慢,只是播下了一顆種子,還需要時間醞釀,看能開出什麼的結果來。但錦榮又採取了另一個法子,讓女子承爵。家中有爵位者,若無兄長,嫡出女子也有繼承權。開國之初,錦榮封下了不少的爵位,除了有功之臣,還有一些前朝歸附的大臣,雖不多,但也不少了。這一旨意頒下去,不少人蠢蠢欲動了起來。有些只生了女兒卻沒有兒子的貴族主母擔心爵位被庶出子佔了去,連忙去禮部報了備,為自家女兒先佔下名分來,也不怕夫君生惱,女帝有令,符合要求卻不上報,豈不是有意陽奉陰違。還有的家中莫說嫡子,連庶出子也沒有的,慶幸不已,好歹拿命掙下了的爵位不用死後讓於無功無勞的兄弟了,還讓妻女看別人眼色過活。連高門大戶都準備讓女兒繼承家業了,那些平民百姓們也不禁動了心思,加上女帝允許女子自立門戶,若是沒個兒子,讓女兒當個女戶,奉養雙親也不錯。“最近禮部的官員們都忙得不可開交。”丞相周君璧笑道,她也沒想到那些勳貴家族會如此熱心。“想要他們按你的心意去做,那就得先抓住他們想要的東西。”錦榮一邊說著,一邊爬著高梯子。雖然政務繁忙,但錦榮這個皇帝卻很清閒,只因為她把大多的政務都交給丞相等官員去打理了,最近她還拿自己的私庫把宮殿改造成了一個極大的藏書樓,而且沒有樓梯,四面牆壁都立著兩層高的書架,這樓裡唯一的工具就是有三十多個臺階的寬大紅木梯子。錦榮也不在乎身上的繡著金紋的龍袍,直接踩了上去,旁的宮女太監也勸阻不得,原本還指望丞相能進言一兩句,沒成想丞相好似什麼也沒看到一樣,站在梯子旁邊和陛下討論國事。他們這個女帝是個不羈任性的,丞相也沒多遵奉禮數規矩。大部分時間錦榮就待在了這裡,有朝臣想向她彙報政事,也不在宣政殿,而是在這養書殿裡。 女皇篇“朕打算修書。”錦榮扶著梯子,忽然道。和過去無數次一樣,周君璧被曾經的主公,如今的女帝經常出現的突發奇想,驚得一愣,但又每次都迅速從容接受了,“遵陛下聖命。”修書可不是簡簡單單的撰寫一兩本書,真正意義上的修書,是將前代數朝所留下的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等精華薈萃重新加以編纂。這亦是一件國家大事,自來有古語云,易代修史,盛世修書。修書是造福萬民,將珍貴的古籍文化保留下來的文治工程,修史是為了總結前朝得失,以警後世。錦榮這次要做的不僅是修書,還有修史。她簡單一句話,在朝堂乃至民間掀起的風浪可比女子承爵大多了,因為無論是修書還是修史,都是留名青史的大功德,文人儒士無不向往。一時間,風平浪靜,民間更是多了數不盡的對女帝的歌功頌德。不少人在打聽女帝意欲安排編書修史的人選,最有可能的丞相周君璧年輕資歷淺,而且最近幾月都忙著在六部選用女官女吏之事,也騰不出時間參與此事。那究竟是抽調翰林院的才子,還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呢?被人暗地裡揣測心思的女帝錦榮,現在微服出宮在國師府呢。開國後,錦榮不僅封了蕭約為國師,還賜下了一座相當奢華的國師府。錦榮發現蕭約鬢間的白髮,伸手就拔了下來,“老師,你老了啊。”蕭約猝不及防,疼得嘴角都抽了抽,瞪了女帝一眼,繼而又迅速恢復了仙風道骨的模樣,淡定道,“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難怪前幾天感覺老師變醜了啊。”錦榮自顧自地道,蕭約:“……”死徒弟,真是師門不幸啊。“老師,你總說你師門的,但這麼多年了,好像也只看到你一個人哦。”當然不包括錦榮,她自認和那神叨叨的師門沒有一毛錢關係。“師門有訓,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所以這麼多年來我也沒有見過他們。”蕭約自傲道。“其實就是沒混出來也不好自報家門吧。”錦榮一副懂了的樣子。蕭約嘴角抽了抽,死徒弟。別以為當了皇帝他就不敢懟,好吧,他的確不敢懟,誰讓沈錦榮現在是皇帝呢。半月後,女帝錦榮便定下了編書的總纂修還有其他編修人員,至於修史人選也已經安排好了,只是並未對外公佈,這點並不讓人覺得意外,修史官比起編書來,貴精不貴多,過去幾朝,往往是由一兩人花費數十年時光完成修史。編書工程浩蕩,參與人員也極多,上至翰林院官員,厚德大儒,下至學院學子,印刷造紙的工匠,皆數出力。參加者計正總裁三人,副總裁二十五人,纂修三百四十七人,催纂五人,編寫三百三十二人,看樣五十七人,謄寫一千三百八十一人,續送教授十人,辦事官吏二十人,共二千一百八十人。而先後供事編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