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榮沒在意被謝青捆起來又叫了捕快帶回衙門的楊廣清,酒坊裡當然不會出什麼事,她朝院子某處地方瞥了一眼。江城有陰脈,長年累月,易與地府勾連,生出通向兩方的道路,錦榮也是偶爾發現,為免凡人迷路平白遭難,便挪到了酒坊裡,又以法術遮掩,等著哪回有空了,告訴陰曹一聲抹去此路。……楊廣清到了衙門沒兩日,就老實招了,非但如此,還吐露了過去的罪行,謝青審過後,驚怒於還有如此惡徒,不知害了多少人。正因罪行頗多,衙門還得派人前往楊廣清招供的地方,尋訪受害之人,了結陳年舊案,這案子也長久了些。不過,楊廣清在認供後沒多久,就瘋了,整天喊著不想死。謝青和其他捕快冷笑道,就他犯下的案子,也能判個秋後斬決。楊廣清最後還是沒等到處斬,在牢中驚懼而死,生生嚇跑了膽。唯一稍安的是,他曾謀奪的那些財產,都歸還原主,有些得到補償的人還遠道而來感謝江城衙門,大呼青天老爺。得了一番美名的文縣令好幾天都笑容滿面。對王家酒坊而言,可能就是打發了一批夥計,周氏掛念女兒,和沈員外商量,想送幾個老實可靠簽了賣身契的奴僕過來,被錦榮婉拒了。釀酒不過一時興趣,她日後花在酒坊上的時間不多,人少也清淨。趕上一年雪災,有難民路過江城,王記酒坊多了兩個夥計,一個是啞巴,一個失聰,都是沒了父母的可憐人,但幫錦榮打理酒坊,還是勉強夠的。次年,周氏與沈員外生下一女。……王家酒坊仍每日開著,賣的酒不多不少,總有定量,而來買酒的人,也不乏一些精怪生靈,散仙遊道,但錦榮釀的酒雖好,也無法多飲,消受不得。錦榮今年也已十八了,如她這般年歲的姑娘多是嫁了人,可王家也無其他親族,錦榮一個人自在也無人管,周氏雖為她母親,但現在已非王家婦,也強插手不了。在沈家又有幼女分心,看酒坊生意又好,女兒還會釀酒,也不急著了。三年一科舉,遠方京城春闈如火如荼。曾諳和許數兩人既是同鄉,又是好友,一路科考順利,過了殿試榜上有名,成了二甲進士,名字雖吊在後尾,但對於本不抱什麼希望的兩人來說,已是不錯的運氣了。在瓊林宴上,也被擔任考官的尚書大人讚了一聲年輕有為。二人家中都以有婚配,且是媒妁之約,門當戶對,自然榜下捉婿,還有和朝中高官結親這種事和他們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