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腰包鼓鼓了。這回他們回到家鄉,也不是徹底放棄了南邊的生意,而是讓得力的下屬看著場子。他倆都打算好了,陪著弟妹去京市看看,看看有沒有好的門面啥的,到時候一個人進貨,一個人看場子,南貨北賣,這才是發財的捷徑。強子和大偉的這些打算,袁弟來渾然不知,她只知道,老宋家四房裡頭,除了他們三房,其他都出息了。一個心理不平衡,她就看宋衛民不順眼了。宋衛民何其無辜啊,其實他們哥四個,除了打小跑出去當兵的宋衛軍外,其他仨還是差不多的。就說宋衛國,哪怕被趙建設培養了那麼多年,可仍舊還是個小幹部。因為改制的緣故,他現在也算是正式的國家幹部了,終於開始拿幹部的工資,現在是一個月二十三塊錢。目測,這應該就是終點了,基本上已經沒有升職的可能性了。這還是出息的,宋衛黨不如他大哥,好在他跟人學了手電工活兒,東家跑跑西家竄竄,遇到人家要蓋新房了,還能幫著拉個電路啥的,基本上一月下來也能賺個十來塊。而宋衛民,雖然這不行那不行的,卻是個能耐的莊稼把式,起碼論種地,他僅此於老宋家。從分地之後,地裡的活兒他乾的最多,哪怕這回倆侄兒衣錦還鄉要給家裡蓋房子,他也只是為侄子感到自豪,並不覺得有什麼好自卑的。發現媳婦兒又莫名其妙的生了氣,宋衛民也很無奈。其實老宋家本來挺平衡的,強子大偉還有臭蛋,這仨都是能賺錢的,原本該是一房一個的,誰知臭蛋就被袁弟來給丟了。當然,這事兒宋衛民也有錯,沒勸著也沒攔著,所以他捏著鼻子認了。可他不明白,袁弟來咋又不高興了?臭蛋是她自個兒丟的,怪誰呢?再有一個,這眼瞅著小紅樓就快建成了,他們很快就能住上新房子了。那可是二層半的紅磚小樓啊!別說村裡了,就是整個鄉里都是頭一份。宋衛民勸了兩句,見毫無效果後,就索性不理會了。不然怎麼辦?有這麼爭氣的侄子,啥都不用幹就能住上小紅樓,還不高興?你咋不上天呢?就這樣,袁弟來一直生著氣,從強子和大偉衣錦還鄉後,氣到了喜寶和毛頭高考成績出來,再到小紅樓建好完工,各色傢俱家電都被一一運來,擺到了房間裡,她……還在生氣。終於,在喜寶和毛頭即將趕赴京市前一週,小紅樓裡裡外外都完工了。他們這一帶有蓋新房暖屋擺酒的習俗,以前物資緊張的時候,通常就大家聚一起樂一樂,很少有真的擺酒的。可現在不同了,不說別的,就是長輩們打算省,強子和大偉也絕對不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