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頁

宋初一把方要問禮的話嚥了下去,答了聲&ldo;喏&rdo;,便在案側跪坐下來,挑裡面關於議論商君之法的奏簡。邊挑邊咋舌,這竹簡薄厚適中,打磨光滑均勻,做這樣一卷竹簡,從劈竹、磨片,再到穿成簡,需要花費一個人一整天的功夫,可想而知有多昂貴。這些老氏族光是為了勸諫廢新法這一件事情,便成百上千卷的用,真是揮金如土&ldo;君上可真是不容易。&rdo;宋初一道。內侍武山道,&ldo;柱下史不知,隔壁庫房裡已經積了滿滿三大箱子呢&rdo;&ldo;去喚景監。&rdo;贏駟吩咐武山道。&ldo;喏。&rdo;武山退出去,贏駟端起茶盞飲了幾口,才問道,&ldo;所為何事?&rdo;宋初一放下竹簡,直身道,&ldo;君上,臣想請命去巴蜀一趟。&rdo;&ldo;不可。&rdo;贏駟想也未想的便果斷回絕了。從《滅國論》的側重來看,宋初一擅長的還不是邦交,而是在幕府中協助主將統軍,他怎能允許大秦的人才有所閃失?&ldo;君上……&rdo;贏駟打斷宋初一的話,&ldo;寡人說所言,從未有收回。&rdo;宋初一咬牙,長得這麼俊怎麼這麼不善解人意呢她調整一下心態,道,&ldo;臣不去也行,但公子疾雖有將才,行邦交之事卻有些勉強,故而臣舉薦一人。&rdo;&ldo;何人?&rdo;贏駟幽深冷硬的目光稍有緩和。&ldo;張儀&rdo;宋初一道。贏駟略頓了一下,&ldo;從未聽說。&rdo;&ldo;此人乃是鬼谷子門下,學的縱橫之道,極善邦交之事,倘若有他去巴蜀,此事方能無虞。&rdo;宋初一是從心底裡覺得即便真是自己去,也未必能比張儀做的好。因贏駟與商鞅頗有過節,所以對用別國人才心存顧忌,當初若不是宋初一毫無預兆的把《滅國論》呈在他眼前,他亦不會用她。考慮到這是非常時期,秦國內憂外患,但又正是圖謀外擴的大好時機,贏駟也就放下心中這點結,&ldo;此人目下何在?&rdo;&ldo;半年以前,臣曾在衛地遇見過他,當時聞他話中意思,頗有入秦之意,君上可令人先在秦國尋人。&rdo;宋初一道。&ldo;善。&rdo;贏駟頜首。宋初一肅然道,&ldo;此事君上要緊著些,巴蜀之地對於秦國的意義非同一般,相信君上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倘若尋不到張子,還請君上允臣入巴蜀。於秦來說,哪怕用幾個宋懷瑾去換巴蜀之地都值得&rdo;贏駟眉心微微擰起。他方才已經說過,說出去的話是潑出去的水,絕不可能收回,宋初一卻再次提出這個要求,雖然明知道不是刻意挑戰他的話,但難免令人不悅。四目相對,兩人均能看見彼此眼中的堅持,氣氛一下子僵持起來。不知過了多久,武山的聲音打破僵局,&ldo;君上,景監大人來了。&rdo;贏駟收回目光,淡淡道,&ldo;讓他進來。&rdo;宋初一亦斂了神色,繼續挑奏簡。&ldo;見過君上。&rdo;一個溫雅敦厚的聲音傳來。景監是先君身邊的內監,頗得先君信任,還曾經作為秦國使節出使他國。現在他雖然已經不再管理事務,但贏駟卻如先君一樣對他十分信任。而且據說當年,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向先君舉薦商鞅,才使秦國沒有錯失這一人才。宋初一對景監十分感興趣,便抬頭看過去。景監一襲黑色廣袖布袍,面白無鬚,雖則已經年近五十,但看起來還十分年輕,與秦人皮糙ròu厚的漢子形象迥異。&ldo;免禮。&rdo;贏駟原本叫他過來,是想讓他幫忙分類奏簡,但現在臨時變了心思,&ldo;坐吧。&rdo;&ldo;喏。&rdo;景監見宋初一看過來,便朝她微微一笑。宋初一亦回以一笑,算作打了招呼。&ldo;柱下史且說張儀其人。&rdo;贏駟道。宋初一會意,贏駟是想讓景監去尋找張儀,便轉向他道,&ldo;張儀乃是鬼谷弟子,縱橫家,年約二十六七,至於形貌,我稍後可繪一幅像。&rdo;繪圖的水平雖然一般般,再加上一些言辭形容,總比光乾巴巴的說來的具體一些。景監點了點頭,轉向贏駟道,&ldo;先生是想尋此人?&rdo;&ldo;嗯。五日之內給寡人訊息。&rdo;贏駟道。他這命令下的輕鬆,不知又有多少人要五晝夜不能睡覺了。&ldo;喏。&rdo;景監答的也痛快,他至今手裡還握著極大的訊息網,&ldo;臣下這就去辦。&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