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家聽說蕭太夫人重病,得了御醫的診斷結果,立刻浩浩蕩蕩地趕赴長安,幾乎各房的嫡子嫡孫玄孫,還有媳婦們,都於四月底抵達長安。剛剛離開不久的宋國公也向朝廷告假趕回來盡孝。而同一時間,纏綿病榻的虞世南也大限將至,宮裡面兩位公主氣疾發作,忙壞太醫署的一幫老頭,整天腳不沾地地到處跑,偌大的太醫署中,幾乎只剩下了揀藥的藥童。五月二日,聖上親臨蕭府探望蕭太夫人,五月三日又去虞世南府上探望。有眾多大唐頂尖醫生的悉心照顧,蕭太夫人的病情暫時被穩住,到五月底的時候竟漸漸有了些起色,偶爾還能起塌到外面曬曬太陽。而虞世南的病情卻無可挽回地惡化,五月二十五日,卒於長安。士子痛哭扼腕,哭聲響徹長安城。&ldo;虞永興走了?&rdo;蕭太夫人坐在廊下的圓腰胡c黃上,緩緩問冉顏。虞世南被封永興縣子,所以世人也常稱呼他為虞永興。&ldo;嗯。&rdo;冉顏不喜歡糊弄人,況且,老太太並不是那麼好糊弄的。蕭太夫人靜靜地看著院中的大紅牡丹,久久才從懷中掏出一隻桃木梳,看了良久,才遞給冉顏,&ldo;來,幫我梳頭。&rdo;冉顏雙手接過木梳,將蕭太夫人雪白的長髮解開,用梳子輕輕梳順。&ldo;年輕的時候,孝明皇帝最喜我的頭髮,他說摸著比上好的綢子還順手,任何金銀都配不上它。所以他親手做了這把木梳送於我。&rdo;蕭太夫人面上泛起一絲笑意,垂眸道:&ldo;我說,金銀都配不上的頭髮,木梳打發我?他說,這梳子是我獨獨對你的心意。&rdo;冉顏也跟著笑了起來,心道敢情原來蕭家從祖上就幹過木匠的活兒,怪不得蕭頌把一根桃花簪子雕得栩栩如生,&ldo;祖母的頭髮現在摸起來還是比綢子順手,梳著也不費力。&rdo;&ldo;你跟著九兒,竟也學會哄人了。&rdo;蕭太夫人笑道。冉顏也不否認,蕭太夫人的頭髮比一般老年人要好很多,但必然不如年輕時候。&ldo;松兒,把我那件綺地乘雲繡曲裾取來。&rdo;蕭太夫人道。&ldo;太夫人,劉醫生熬藥去了,奴婢幫您去取。&rdo;一旁的侍婢涼兒躬身道。蕭太夫人輕輕頜首。&ldo;太夫人,奴婢給您梳頭吧。&rdo;凌襄見蕭太夫人興致好,便出聲詢問。凌襄今年已經三十八歲,原本蕭皇后身邊侍婢,後來楊廣被宇文化及所弒,蕭皇后被叛軍帶走,之後又被竇建德所佔,後來又被處羅可汗迎走,輾轉易了幾處,凌襄是蕭皇后去往突厥時被送給了蕭太夫人。為人機靈,頗得蕭太夫人歡心。&ldo;好。&rdo;蕭太夫人笑著道。凌襄接過梳子,仔細地為蕭太夫人梳了個複雜的髮髻。這種髮髻並不是唐朝流行的高髻,但是看上去亦雍容典雅,頭髮上沒有任何金銀飾物,只有一根白玉雲簪。涼兒取出了一件黑色的廣袖交領曲裾,那樣莊嚴的顏色的樣式,更像漢朝衣裳,與大唐的所有衣裳迥異。凌襄和冉顏服侍蕭太夫人穿上。&ldo;我胖了這麼多。&rdo;蕭太夫人看著將將好能穿上的衣裙笑道。凌襄掩嘴笑道:&ldo;太夫人不胖,您瞧奴婢這腰,都快成筒子了。&rdo;或許是接觸的死人太多,冉顏對死亡有分外敏感,尤其是看著精神奕奕的蕭太夫人,她心頭忽然有些不好的預感,便轉身悄聲命一旁的侍婢去請蕭頌和劉青松。蕭太夫人跪坐胡c黃上,深深吸了一口氣,道:&ldo;凌襄,我屋裡有個金絲楠木的盒子,你抽空讓九兒母親送去給阿汾。&rdo;阿汾,是蕭皇后的ru名。 卒(2)&ldo;是,等會兒老夫人來的時候奴婢就拿給她。&rdo;凌襄把梳子遞給蕭太夫人。蕭太夫人手指顫巍巍地摩挲著梳脊,面上帶著淺淡的笑容。蕭太夫人曾是西梁國皇后,孝明皇帝的妻子。據冉顏所知孝明皇帝蕭巋是個極有才華的皇帝,曾著《孝經》等十四部書。他為人有君子的雅量,是個亂世賢君,去世之時,臣民盡皆悲慕流涕。這樣一個男人,一國之君,會親自做木梳送給妻子,會對她說情話,想必當年帝后十分恩愛吧!然而,他已經過世幾十年了,這幾十年裡,蕭太夫人回憶起他的溫柔,他的情話,又會如何孤寂。&ldo;願我蕭氏子孫昌盛。&rdo;蕭太夫人嘆息一聲,緩緩閉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