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凌子嶽沉思,李擎之接著道,&ldo;況且,當時救危月的人中有楚大人,那兩人若是有什麼不妥,楚大人必能一眼識破。&rdo;&ldo;這麼說來,還是我太浮躁了。&rdo;凌子嶽嘆息,&ldo;走吧。&rdo;周圍隨行的將士紛紛起身。李擎之拱手道,&ldo;某隻能送將軍到此處了。&rdo;&ldo;有勞壯士。&rdo;凌子嶽拱手還禮,心中卻道,壯士雖仗義隨行保護,卻不知最危險的地方不是路途而是朝堂啊!一場秋雨一場涼。汴京葉落秋至,而遼國上京已飄雪。遼國皇宮中燒上了火爐,上首坐著一個男子,身裹蒼色裘衣,垂首閉眼,稜角分明的面容半掩在裘衣裡,只見得一雙眉凌厲逼人。坐在下首的耶律凰吾一襲深紫大袍,身披墨色狐裘,美豔而威嚴的面容此刻正帶著淡淡笑意,&ldo;哥哥真是好計策。&rdo;&ldo;此事你辦的好。&rdo;那人開口便咳了幾聲,&ldo;朕已下令恢復你公主之尊,府邸還是原來那個。&rdo;耶律凰吾所做的,只是把危月的情況添油加醋的傳到凌子嶽耳朵裡。凌子嶽心性剛強,是個血性男人,他雖然沉穩,但是隻要訊息傳的巧妙,還是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激起他的血性和怒火。&ldo;汴京那邊傳來訊息,凌子嶽一入汴京便被禁足在府中。&rdo;耶律凰吾道,&ldo;我會讓那邊的人推波助瀾。&rdo;&ldo;你近前來。&rdo;手座上的男人道。耶律凰吾步上階梯,傾身跪坐在男子身邊,他側頭輕聲說了幾句話後,又道,&ldo;此事要快,時機一過,很難再逼死凌子嶽。&rdo;凌子嶽在民間聲譽很好,再加上這次是凱旋,名聲更勝從前。要知道,自從大宋開國以來,太祖太宗的心願就是能夠收復燕雲十六州,一直沒有人做到的事情,凌子嶽卻做到了!舉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大宋一向重文輕武,可這一回就連那些一貫看不上武夫的文人,也都對凌子嶽欽佩之至。楚定江一直在暗中關注此事,料定這是遼國陰謀,但是他並未cha手,反而趁機洗清華氏。不過,華宰輔一日不離朝,華氏便活在刀鋒上一日,楚定江暗中也曾勸他急流勇退,但人總是容易眷戀高位。他的確很有才能,眼看大宋越來越繁榮,這種滿足感,任何事情都無法替代。華宰輔就這麼沉醉在治理國家的成就感之中不可自拔,情願背上罵名死在宰輔的位置上。大宋亦有很強的家族觀念,可是比起楚定江所處的那個年代,已經淡薄了很多,很多人為了一己之私而不顧家族。(未完待續……) 魚和熊掌楚定江坐在華府的大書房中,隨手翻看華宰輔放在書案上的奏摺。不多時,外面響起腳步聲。房門開啟,楚定江也沒有閃躲,氣定神閒的抬頭看著眼前這位鬚髮花白的老者。華宰輔一身官服尚未及更換,身邊沒有任何隨從。楚定江十分了解他的習慣。&ldo;你是何人!&rdo;華宰輔呵道。&ldo;是我。&rdo;楚定江以前只用聲音與他對話,這還是第一次現身。外面腳步聲匆匆,尚未趕到,華宰輔轉身出門,&ldo;退下。&rdo;&ldo;大人沒事吧?&rdo;帶頭的護衛緊張道。&ldo;無事,退下吧。&rdo;華宰輔道。屏退所有人,華宰輔才又進入書房。夕陽從鏤花窗照進來,在地上留下一朵朵金紅的梅花。&ldo;你來做什麼?&rdo;華宰輔就近坐下。這從小就奇詭無比的兒子,幾乎成了華宰輔的心病,當年他小小年紀為什麼就能做出那等謀劃,他費盡心思的離開華氏又究竟是為了什麼?這些問題華宰輔想了近二十年都一點頭緒。楚定江的面容罩在寬大的帽兜之下,聲音低沉,說的話讓人心驚,&ldo;你的三個兒子,想保哪一個?&rdo;華宰輔冷冷盯著他,&ldo;華氏的人不需要你來保,華氏也沒有你這個不肖子孫!&rdo;楚定江身上威壓驟然崩出,華宰輔耳邊彷彿炸響一記旱天雷,臉色不禁一白。他在官場混了幾十年,如今就算面對皇帝責難也未必會如此神色。回過神來時,華宰輔心中頓生羞惱,自己竟然被親生兒子鎮住!可是坐在桌案後的那個身影又的確散發著常人不可及的氣勢,令人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