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戎族為遊牧民族,性喜逐水草而居,後雖逐漸定居,卻不象華朝和桓國多建瓦屋高樓,仍以氈篷和土屋為主。即使是其東部第一大府………疏勒府,仍多是氈帳和土屋,城牆也僅是一人高的矮土牆,唯有城牆外的壕溝挖得較寬較深,四方城門搭起木橋,以供人馬出入。
月戎人視每年的第一場雪為吉祥的象徵,每逢初雪,會在聖潔的雲檀樹下舉行盛大的篝火大會,盡情歌舞,以祈禱阿息山的雪神保佑月戎來年水木茂盛,人丁興旺,牲畜平安。
月戎曾與桓國在十五年前有過一場戰役,其時桓軍領兵的是毅平王,而率領月戎騎兵的便是沙羅王。
沙羅王乃月戎可汗的阿弟,縱橫月戎草原二十餘載,性情狡詐如狐,兇狠如狼,率領兩萬騎兵在月戎草原上來去如風,所向無敵。
毅平王與沙羅王當年一戰,殺得血流成河,最終毅平王憑藉人數上的優勢將沙羅王逼至疏勒府、昆陸府和燕然道一帶。月戎可汗不得不緊急上表,向桓國稱臣納貢,桓軍也傷亡慘重,桓皇順勢宣佈息戰,兩國此後再無交戰。
多年未有戰事,桓國與月戎民間商貿來往不斷,疏勒府位於兩國邊境,自然成為兩國商人集中進行貨物交易的場所。
桓人習俗,男子過了二十五歲方才蓄鬚,宇文景倫此番稍作裝扮,貼上鬍鬚,戴上氈帽,與易寒、明飛和十餘名飛狼衛裝扮成桓國販賣銅器的商人,於黃昏時分趕到了疏勒府。
此時疏勒府百姓傾城出動,眾人隨著人流而行,到了疏勒府西門外的草甸子。高聳入雲的雲檀樹下,篝火映紅了半邊夜空。
月戎是擅長唱歌的民族,且民風開朗外向、自由奔放。此時月牙琴歡快而奏,青年男女們皆著盛裝,於雲檀樹下對面而歌。年輕姑娘們以歌聲提問,小夥子昂亮而答。姑娘多問一些關於愛情與富貴、家族與敬老愛幼之類的問題,若是小夥子以歌對答又快又好,姑娘心中滿意,便會向他丟擲雲檀樹種。二人悄悄離開人群,增進了解,訂下親事,來年開春種下雲檀樹種,便可舉行婚禮,正式成親。
由於疏勒府靠近桓國,且多有華桓兩國商人來往,故居民多會說中原話,但男女對歌,用的卻是月戎話。宇文景倫學過一段時間的月戎語,聽得倒也不費力,他負手立於攤檔旁,看著熱烈奔放、盛裝而歌的月戎族青年男女,頗覺有趣。
明飛則用心觀察四周情況,不時與來看銅器的人交談,藉機刺探,過得一陣,在宇文景倫耳邊輕聲稟道:“疏勒府城中倒是來了一批騎兵,但不能確定沙羅王是否到了此處。”
宇文景倫望著雲檀樹下載歌載舞的人群,裝作欣賞的樣子,微笑著點了點頭,低聲道:“想法子問一下城中的糧食情況,沙羅王若到,糧草必是消耗極大的。”
明飛微笑著轉過頭去,繼續與來購買銅器的人歡笑交談。易寒手攏袖中,微眯著眼,貌似閒適,全身神經卻緊繃著,隨時準備護著宇文景倫脫離險境。
此時弦月掛在雲檀樹梢,覆著積雪的草甸子上,篝火漸多,歌舞喧鬧,人群擁擠。華桓兩國來的商人趁機擺好攤檔,推銷貨物,氣氛十分熱烈。
宇文景倫自入侵華朝至戰敗後退回黑水河以北,再向西兵發月戎,一直是軍馬匆戎、忙於戰事。這一刻,站在這片將要征服的土地上,望著眼前百姓安居樂業、歡聲笑語的景象,緊繃了幾個月的神經慢慢放鬆下來。他負在身後的雙手,也隨著歡快極有韻律的月牙琴聲,十指微微敲擊。
笑鬧聲由遠而近,一群年輕人擁著一名紫衣少女自雲檀樹方向過來。紫衣少女雪膚明眸,著傳統的月戎服飾,在小夥子的簇擁下歡快走著,不時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在經過宇文景倫一行所擺下的攤檔前,紫衣少女忽然停下了腳步,圍擁著她的人便都站在了攤檔前。
紫衣少女眼波流轉,忽然執起攤檔上的一個青銅貯幣盆。她和著音樂的節奏,在銅盆底部歡快敲著,唱道:
“雪神她有智慧的雙眼
她給我們帶來光明和希望
雪神讓我來問問
聰明的小夥子們
你們將用什麼
來將它盛滿?”
她歌聲婉轉明媚,唱完猶在銅盆底部有節奏地敲著,眾人知她在考選伴侶,便皆望向那五六個年輕小夥。
年輕小夥們互相對望,一人便搶著唱道:
“雪神她有廣闊的胸襟
她給我們帶來無盡的財富
美麗的姑娘啊
我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