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也需要監管,最開始是監管過了頭,一些執法部門甚至藉著這個權力來謀私利,這種行為需要整頓,但是不是因噎廢食,直接讓監管失蹤。
金新凱看著祁同偉的報告,意識到了還是對他的能力有所低估啊。
“你想在高新區專門成立各執法局的分局?”
“是的,這就是我的方案,新區的歸新區管,高新區歸高新區管,既然情況不一樣,那就讓他們再搞個分支機構。
連考核的辦法也專門設立,比如,現在安監局每月要求一箇中隊對轄區十家企業進行檢查和然後複查。
但是十家小作坊和十家高新區的企業,體量上,隱患的體現上,管理辦法上,都是不一樣的,箇中有巨大的區別。
乾脆把他們徹底分開。
可以暫時讓現有的分局管理高新區的分局,也可以乾脆把現有分局搬進高新區,制定新的考核辦法,檢查方式。
江北新區其他的企業,由他們的其他各中隊去管理。
這樣的話,有些單位可能會想增加自己的編制,那個由他們自己去跑。
有些單位跑不來這麼多新編制,那就讓他們在現有人員上分組進行調配。
反正我們的意思是,高新區需要專門的執法機構來管理,歸於高新區管委會和他們的市級局雙重領導。”
其實祁同偉的心思還是老的,那就是擴大高新區管委會的管理範圍,甚至到了最後囊括整個江北新區,那樣他就能越過市轄區的各種管轄許可權,直接以高新區管委會的名義管理各種事務。
而且以二十年後的經驗來判斷,很多新區都是本市最重要的經濟引擎,擁有相當高的許可權,甚至一些新區的黨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都是市委書記和市長兼任的。
那樣獲得的許可權,就能讓祁同偉毫無掣肘得大幹一場,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城建需要市裡批,道路建設要市裡搞,區裡一點自主權沒有。
第一步,就是把各種涉企職能部門,全部建立分支或者乾脆把新區的現有部門搬過去,以高新區為主體,擴大高新區管委會的行政權力。
接下來還要促成把商夏橋兩個街道整體劃入高新區,街道辦由高新區代管的事情,只不過高育良上次沒直接答應,只說研究一下,涉及行政規劃的事,肯定不會一蹴而就,這也是正常的,不過兩位領導當時都挺心動的。
只是可能顧慮到行政上存在相當多的困難,一時答應不下來,比如前文把江北新區從永慶縣劃出來,雖然文中只用了幾句話就描述過去了,其實是金新凱為主導,加上兩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大力支援,各自都找了不少關係,金新凱作為紅三代找到了很多叔叔伯伯,三方使力,就這樣,原永慶縣的多名領導和退休領導還重重阻撓,覺得永慶縣徹底成了山區農業縣會阻礙發展。
期間克服了多少困難,也只有金新凱是最直觀的了,他自己上半輩子最有成就的事情,其實就是成功把江北新區獨立出來,成立了高新區。
新區和高新區發展得越好,他日後的政治資本就越高,祁同偉接連提出的構想,都是為了新區的發展添磚添瓦,但是祁同偉目前只負責具體執行,並不知道和上層溝通,困難甚至比執行還要大幾倍。
所以,即使他和高育良如此心動,在沒有把握真正搞定上面,在行政層面解決這件事之前,還是沒有把握拍板。
“在高新區成立專門的監管執法機構嗎?
這算是一個治標治本的方法,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先討論一下可行性。
找新區幾個分局討論討論,形成民主決議,我找高書記在上層運作一下,問題應該不算大,只要陳市長點頭就行。
不過現在陳市長正抓編制冗餘的事情,只怕沒那麼簡單批下來這麼多新機構,如果他答應,也大概是在原有的各局人手下面,掛個新牌子啊,哪個執法隊伍改個名字。”
祁同偉已經預料到了這一點,只要這個牌子掛下來,高新區管委會就能名正言順進行管理,擴大管委會的職權才是他最深層的目的,這一步已經足夠。
高新區現在經濟形勢喜人,下半年多個專案開始發力,祁同偉預測,高新區的經濟增長即便在他的授意下已經隱瞞了大半的增長,劃到明年或者後年去,增長也會超過百分百。
到資料出來的時候,那他們新區的這幫人說話也有了足夠的底氣,已經連續兩年位居全市所有區縣第一了,那時候領導們也會好說話很多。
體制內話語權這東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