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頁

潘九戲領著兩個小徒弟來到城門口,只見城下重兵把守,業已封城。三人在城下猶豫徘徊良久,潘九戲走近一個兵長打扮的人,賠著笑還未開口,已被那兵長冷著臉斥道:&ldo;回去!封城了!&rdo;潘九戲驚得退了數步,穩了穩心神,心念無論如何不能再拖累兩個年幼的徒弟在城中擔驚受怕,復又賠笑上前:&ldo;兵爺,求您讓我這兩位侄兒出城吧。他們是臨安人,不過來我這暫住幾日,玩夠了便要回去,誰知碰上了這樣的事……&rdo;守備兵長的目光在季樂和虞小鼓身上來回打量了一番,皺著眉問道:&ldo;臨安人?&rdo;潘九戲偷偷搡了虞小鼓一把,虞小鼓知趣地立刻說了幾句臨安方言。守備兵長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他們三人一會兒,卻又皺著眉轟道:&ldo;去去去,封城了,任何人都不準出入!回去!&rdo;他故意去推搡潘九戲,在他耳邊小聲道:&ldo;子時再來。&rdo;潘九戲一怔,被他推倒在地。季樂見狀憤怒地衝上去要與他拼架,被虞小鼓死命拉了回來。潘九戲狼狽地從地上爬起來,低著頭拉著兩個徒兒快步走了。等到了子時,正是夜最涼的時刻。潘九戲三人再次來到城下,果見守備兵長支開了其他人,正在城門下等著。見一老二少走近,守備兵長忙迎上去,催促道:&ldo;快!從這裡出去以後去華陰坐船南下,不要走陸路!&rdo;潘九戲順著他手指望去,果見城門開了道小口。潘九戲二話不說,攜著兩名徒兒跪下給那兵長磕了三個響頭,急匆匆跑到了城門口,潘九戲將包裹塞進季樂懷裡,把兩名少年往城門外推:&ldo;聽到兵爺說的沒,快走!&rdo;季樂和虞小鼓齊齊一愣,俱是一步也不肯走。季樂道:&ldo;師父,你跟我們一塊走!&rdo;潘九戲暗暗給兩人使眼色,道:&ldo;侄兒,走罷!回臨安去吧!&rdo;守備兵長走上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ldo;你也走罷,兩個娃年紀這麼小,路上總要有個人照顧。&rdo;不等潘九戲回話,他從懷裡掏出一個錢袋,塞進虞小鼓手裡,用臨安方言道:&ldo;我也是臨安人。皇帝調了我們來這裡守城,你看他們這些本地人都要跑了,我卻要留在這裡和這座城池共存亡。&rdo;虞小鼓還愣著回不過神來,守備兵長卻已揮著手趕他們走了:&ldo;快走吧,一會兒人回來了,你們就走不了了。我姓張,我叫張峰,我家住在梧桐街。你回了臨安,向我父母問個平安。多謝你了,小兄弟。&rdo;虞小鼓啞然須臾,用家鄉話回道:&ldo;我會的。&rdo;師徒三人出了城,城門旋即在他們身後被關上了。三人一路披星戴月地急趕,在天亮之前趕到了華陰。坐上華陰的,不要嫌短小,粗大的在後面……接下來就開始各種患難與共鳥……1111、等師徒三人到了華陰,才發現逃亡絕非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潘九戲幾乎從未離開過華州,季樂幼時曾隨母親流亡,但那時的事他大抵都不記得了。唯有虞小鼓前些年才從臨安一路流亡到華州,對這樣的生活略多些體會和經驗。華陰地處黃河、渭河和洛河的交匯處,是全國的漕運的中點,唐時所有運往都城長安的糧食都從此地上岸。然而此時碼頭卻被各地湧來的難民擠滿‐‐從陸路南下遠遠比水陸慢得多。師徒三人帶了不少家當,但都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兩個徒弟一個扛了一箱皮影,一個扛了一箱其他雜物,潘九戲自己則背了幾件樂器。來到碼頭口,他們幾乎被人群衝散,於是季樂和虞小鼓一人一邊挽住潘九戲,為他阻隔開擁擠的人群。又是一波人群的湧動,虞小鼓被人撞的險些摔倒,懷裡的箱子落地,皮影撒了一地。他驚慌地想要去撿,季樂卻急忙拉住他:&ldo;別管了,那些東西不要了!當心被人踩著!&rdo;潘九戲看著一地被人踐踏的影人,心疼的直皺眉。然他一咬牙,也不顧那些皮影了,拉著兩個徒弟用力往船上擠。但一個老人加上兩個少年,著實佔不了什麼優勢。一個掌舵的船工突然撥開人群,生生將他們拉上了船:&ldo;潘老?您怎麼還在這裡?&rdo;潘九戲定睛一看,亦是一驚:&ldo;商尼?&rdo;商尼是華陰的船工,亦是演皮影戲的。因他們在華陰的生活過得苦,故白天兼職船工,晚上出臺唱戲,也僅是勉強掙個餬口罷了。商尼與白七關係頗佳,從前也常來華州向潘九戲偷師,故他認得潘九戲與他的兩個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