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章 待改7

李治祥(《基於核心素養的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探究》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第一中學)中提到,唯物史觀是一種科學的歷史觀念,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幫助。針對當前的歷史知識講授,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歷史知識,還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文章首先簡單介紹唯物史觀的定義,然後深入分析唯物史觀對歷史教學的重要意義,最後從核心素養角度出發,重點探討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唯物史觀的具體策略。

歷史學科具有基礎性、思想性、人文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特徵,在高中歷史課上,除了要從知識跟技能方面進行指導,還要充分認識歷史,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滲透以史育人的基本理念,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高質量人才。伴隨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有必要最大限度開發歷史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採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站在客觀的立場分析和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鼓勵他們表達不同觀點,結合史料運用辯證法進行理性分析和推理,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唯物史觀以唯物主義思想為來源與實踐指引,是歷史學科的核心要素,也是揭示人類社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更是認識和學習高中歷史課程的前提基礎。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與唯心主義不同, 強調世界的本源是物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精神只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唯物史觀的範疇是歷史學,基於哲學的角度能夠探究唯物史觀的實質 [1]。正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歷史由過去的事件和活動構成,是過去事實的記載, 想要學好歷史,就必須深刻理解唯物史觀的內涵,理性地看待和研究歷史。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學習歷史、掌握歷史,相關教師可以在歷史教學的過程當中從唯物史觀的視角來看待歷史事件,透過矛盾、聯絡和辯證的思維對歷史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的歷史知識點形成體系,提高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總而言之,現代社會對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加,尤其是高中階段,既要明確育人方向,又要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唯物史觀,對學生日後的學習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廣大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唯物史觀的培育,引導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進而對歷史做出準確判斷和客觀評價,促進歷史素養的有效提升。

苗曙光(《基於核心素養的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思考》東莞市塘廈中學)指出,本文在基於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論述了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透過採用問題驅動法、跨學科教學、多媒體互動技術和多樣化評價的方法,得出了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和文化現象的本質,教師應該促進學生唯物史觀發展的結論。

高中歷史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在面臨多變環境時所需具備的綜合能力,包括批判思維、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而唯物史觀則是指透過實證觀察和分析,認識到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並透過這種客觀規律理解歷史發展的一種思想方式。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該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結合唯物史觀的理念進行實踐,培養學生全面的歷史素養和正確的歷史觀。

核心素養是指思維方式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包括知識、能力、品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它強調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創新思維、溝通協作、道德修養等能力,以應對現代社會複雜多變的挑戰。唯物史觀是關於世界本質和發展規律的哲學理論,它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根本基礎,世界是物質的運動和變化。它強調透過實踐來認識世界,以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等核心思想。核心素養與唯物史觀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備批判思維能力,而唯物史觀提供了一種科學的方法論,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思考邏輯,並進行全面客觀的認識。其次,核心素養強調創新思維,而唯物史觀提供了對世界發展規律的深入瞭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另外,核心素養注重學生的道德修養,而唯物史觀透過強調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的自由創造,有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核心素養與唯物史觀相互關聯,相輔相成。核心素養可以借鑑和應用唯物史觀的理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