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唐媽媽過生日(一)

正月十七是唐媽媽的生日,唐媽媽是1940年生人,今年50歲。

以往她沒過過生日,大姐唐豔紅沒出嫁的時候,是那個年代,不能過。

等時代好了,唐建軍又在讀書,工作沒兩年後又胡混,一家人哪有心思過生日,再說請客啥的是一筆不菲的花銷。

大姐出嫁後也是每年初三回來的時候順便就把禮物給了。

所以老媽的生日一直沒啥儀式感。

今年,唐建軍在年前就在謀劃,準備給唐媽媽操辦下,擺上幾桌熱鬧熱鬧。

今天是正月十五,過大年,糞鬥哥已經出院了,醫院也沒法待,他的心臟受不了。

大街上人山人海,勤糞鬥和唐建軍一起在綜合市場買東西,牛肉,羊肉,蹄筋,水果,瓜子,花生,糖果等。

有的就買走,沒有的就交定錢,安頓好十六要東西,務必到位,價都沒砍。

最主要的是去電影院預定了五部電影,分別是《險惡江湖逍遙劍》《老少爺們上法場》《開國大典》《五臺山奇情》和《女子別動隊》,要求十七上午11點就到他家,迴圈播放,掏了270塊錢。

為此,他還買了幾捆花膠布,準備在土壩上搭個棚,再圍一圈,一是遮光,二是遮風雨。

一番採購,秦奮鬥開著張靜留在赤城的桑塔納,裝著滿滿一車東西到了廠子裡。

別問,問就是鬥哥在瓊島學會的,唐建軍一直就會,兩人在瓊島辦了駕駛執照。

竹製品廠初八已經開工了,王忠勇,梅四坨子等也已經上崗。

秦奮鬥招呼王忠勇,梅四坨子和王忠勇他兩個弟弟一起搬東西。

幾人把東西卸下來後,唐建軍把花膠布綁摩托車上,拖著往家走,剩餘哥幾個或背揹簍,或挑籮筐的幫著往家搬東西。

唐媽媽看著大家搬這麼多東西,一開始還納悶。

後來得知跟自己過壽,嘴上不斷說著辦啥壽席,盡浪費錢。

一邊又笑得合不攏嘴,跑上跑下的腳步都輕盈了許多。

招呼著眾人往堂屋裡放東西。

沒多久,三叔一家到了,會同秦奮鬥哥幾個去周邊幾戶人家借鍋碗瓢盆,桌椅板凳。

大家自然就知道唐會計家要辦席面,各家女主人或者新媳婦紛紛過來幫忙洗洗刷刷。

下午,趙大廚胖乎乎的身影出現在了荔枝樹那裡,揹著滿滿一揹簍做菜的工具,大汗淋漓。

他歇了一會,把吃殺豬飯支起的兩個臨時大灶收拾出來,又去三叔家搬來兩口大鍋架上。

今天陸續有人來幫忙,要準備幾桌飯菜。

那時候就是這樣,農村做席面,周邊的人家只要不是有矛盾的,都會來幫忙。

主家也會去各家各戶借東西,每家的桌子板凳,鍋盆碗盞都會用不同顏色的油漆打上標記,這是一抹特殊的鄉愁。

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熱熱鬧鬧的準備東西,歡聲笑語能傳兩座山,滿是人情味和煙火氣。

不像現在,有啥事找到一條龍的,幾臺移動餐車把做席需要的東西和工人都帶了過來。

主家只負責給錢,其他的,就剩下招呼提前過來的賓客打牌玩耍了。

那幾個帶輪子的鐵架子帶來了美味和方便,也帶走了一方鄉土最純真的情感。

不多時,大姐一家到了,姐夫挑著兩個大籮筐,各裝著一罈50斤重的酒,也是汗流浹背。

下午,幾個男的去砍竹子,搭棚子,沒兩個小時,一個密封的花膠布棚子就做好了。

唐老爹大氣的說,這幾卷花膠布誰家有事都可以來拿去用,也是惹得大家紛紛誇闊氣。

這時候的花膠布還很貴,要8毛錢一米,唐建軍買的幾捆加起來有上百米了。

大家吃過晚飯,各自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趙大廚帶著另一名炫耀雪茄的廚子來了,不一會秦奮鬥一家,王忠勇一家,三叔家,隔壁王老么家,苟家和其他的村民陸續也到了。

今天的事比較多,唐建軍開的選單硬得硌牙。

除了準備九大碗,以蒸菜為主,包括龍眼肉、粉蒸排骨、蒸肘子、夾沙肉、梅菜扣肉、蒸整雞、墩子、糯米飯、食匯九個蒸菜。

熱菜還有糖醋魚,紅燒蹄筋,魚香肉絲,回鍋肉,蒜燜肚條,清燉羊肉,兩個炒蔬菜。

湯菜有石斛老鴨湯,水煮老南瓜(食匯也是冒湯的菜)

冷盤有醬牛肉,紅油豬耳朵,油炸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