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就沒下頓的,咱們都非常感激你,也把這裡當自己的家,當自己的事業,你呀就安心去經營紅滿坡吧,這邊有我們在,沒問題。”
唐建軍故意把事情說開,就是怕這邊的工人轉不過彎兒來,畢竟這邊的月薪多在300左右,那邊直接400起步了,但這邊的提成高,所以他先點出來,不然等工人轉不過彎,爆出問題來再說就晚了。
唐建軍:“都是當爹的人了,脾氣還那麼倔,誰在罵你呢。這不是關心你們嘛,坐下。”
“你兒子啥時候搞百天來著?”
說起這個,梅四坨子忍不住的樂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嘿嘿,軍兒哥,準備下個月十三整,到時候你得空過來喝杯酒不?”
唐建軍:“說些廢話,我除了不在赤城,不然肯定會來呀,我們全家都來。”
梅四坨子:“那感情好,到時候把你家雙胞胎也帶上,讓他們仨從小一起耍,以後我家兒子也有伴兒了。”
唐建軍也笑嘻嘻的點頭。
梅四坨子的兒子是農曆8月初生的,足足九斤6兩,名副其實大胖小子。
可把梅家老兩口樂壞了,特別是梅老爹,剛出生那幾天走路都是一蹦老高的。
梅四坨子前面有一個大姐,一個二哥,一個三姐,他是老么。
他哥家生的是女兒,都8歲了,又不敢超生,他這個兒子算是老梅家的獨苗苗。
他爹就指著這小子傳宗接代呢。
劉久紅生了第三天準備出院,梅老爹直接掏了1000塊放在醫院的賬上。
說必須住滿7天才回家。
最搞笑的是老頭兒估計被幸福衝昏了頭,發生了不少故事。
比如劉久紅生了的第四天中午,輸完液。
護士到病房拔針。
說道:“劉久紅今天的液輸完了哈,以後都會減少的。”
梅老爹一聽,這哪兒行,拉著護士不讓走,說:“姑娘,咱家不差這點,你放心去兌藥,趕緊給我兒媳婦輸上,咋能減少呢,咱們在原來的基礎上每天再加2瓶,你怕我沒錢的話咱先付錢,可不敢減量啊。”
一病房的人哈哈大笑,護士也是哭笑不得,給他解釋了好一陣才說明白減量不是因為錢,是因為身體不需要了。
梅老爹這才鬧明白。
還有就是出院後,農曆8月初十那天上午,老頭兒正在新房子的客廳裡逗大孫子呢,聽劉久紅說想吃餈粑。
本來馬上就要過中秋節,按習俗也要打餈粑,如果擱平時,再想吃也得忍到中秋節。
可這次不是平時啊,這可是給老梅家生兒子的大功臣。
老頭兒二話不說,把孫子交給兒媳婦,頂著烈日走路回到老屋,把石臼洗乾淨,蒸好糯米和飯米。
硬是在下午四點過提著一竹簍餈粑和一大盆白糖放得足足的黃豆麵到了梅四坨子的新房子裡。
老頭的衣服上全是汗水乾後留下的白色鹽印子。
劉久紅也給力,碗口那麼大的餈粑一口氣吃了五個。
梅老頭在門口抽著菸袋露出黑乎乎的牙,不斷嘟囔道:“能吃是對的,多吃點,我大孫才能吃飽,久紅,多吃點,不夠我明天又去弄。”
而梅老頭在打餈粑的時候,二哥家的閨女跑過來說她也想吃餈粑。
梅老頭沒好氣的說:“這也是你能吃的,丫頭片子始終是丫頭片子,點都不識趣,這可是給你么娘打的,她要給你弟弟餵奶,你跟個月母子搶吃的,也不知道你媽咋教育你的。”
二哥家姑娘嗚嗚哭著回家了。
梅二嫂聽了閨女說的話,也是默默流淚,娘倆哭了一陣,梅二嫂把原本準備中秋才打餈粑的材料全部用了,自己也打餈粑。
“不就是餈粑嘛,老孃又不是不會弄,就那生兒子的人精貴,我閨女還不配吃,老孃還不稀罕呢。”
晚上梅二哥到家後看到滿滿一簸箕餈粑,很疑惑的問媳婦是咋回事,梅二嫂把白天的事和盤托出。
梅二哥聽了沉默不語,一根接一根抽著煙。
連抽了5根,人都暈了,抬起頭來也是淚流滿面,拉過閨女緊緊抱著。
道:“兒子又咋的,姑娘又如何,我家閨女就是頂好的孩子,么乖,咱吃媽媽做的自家的餈粑,爸爸從來沒嫌棄你是姑娘。”
一家三口在廚房裡抱頭大哭。
……
喜歡剛重生,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