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1章 航母艦隊

面對使用航炮的秦軍戰機,祝平炎僅僅損失了十幾條火焰飛龍,就將敵人全滅。

這也算不上什麼傲人的戰績,僅僅只是數值的碾壓。

他甚至沒有進行任何指揮,靠飛龍自己就全滅敵人了。

因為飛龍與航炮纏鬥的過程實在太短了,第一輪交錯之後,飛龍迅速調轉方向,從雙方對沖的模式,變成飛龍追逐秦軍戰機的局面。

航炮都是往前打的,被敵人追在屁股後面,秦軍戰機根本無法反擊,只能透過各種機動,想要扭轉位置的劣勢。

然而飛機在靈活性上完全比不過飛龍,無論怎麼機動,都無法繞到飛龍後面。

隨後飛龍便發動進攻,數百條龍焰縱橫天空。

而面對如此近距離且密集的龍息,大部分飛機都無法躲避,被燒成了一團火球。

僅存的飛機也終於意識到,無論怎麼機動都繞不過飛龍,內部溝通之後,全部趁著飛龍無法立刻吐息,不再進行任何機動,筆直的向前加速飛行。

這種決策無疑是正確的,飛龍的直線速度不如飛機,龍息又沒有準備好,只能眼睜睜看著敵機越來越遠。

此時雙方的數量差距已經過於懸殊,這些戰機折返作戰的勝率幾乎為零。

然而並沒有人逃走,當爭取到足夠的距離後,這些明知道必死的飛機,全都折返回來,繼續第二輪進攻。

在這茫茫大海上,艦載機只是航母的延伸,航母無法逃脫,他們就無法逃脫。

他們不是在進攻,只是在防守。

而他們這微弱的衝鋒也不是沒有作用。

正因為是防守,戰場下方有秦國的艦隊,在空戰的過程中,這些艦隊可不是在下面看熱鬧,他們也一直在攻擊飛龍。

甚至被艦隊擊落的飛龍,數量一點不比空軍少。

而且對於飛龍的資料分析,下方艦隊比上方的飛行員更全面,甚至有完整且清晰的影片被傳回總部。

實際上天上的飛機只要拖時間,下方艦隊就能憑藉數量充足的彈藥,慢慢磨死飛龍群。

只不過這些飛行員別無選擇。

在射程劣勢的情況下,他們沒法拖時間。

拖時間換個詞就是騷擾,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提供威懾力。

兩個關健,安全,威懾力。

這些戰機想要安全很容易,逃走就行,飛龍追不上他們。

但是這樣的話,飛龍就不用管他們,全力攻擊艦隊就行。

到時候他們能怎麼辦呢,想要攻擊飛龍,就只能再飛回來。

到時候的情況是,當他們靠近飛龍十公里,就會被飛龍襲擊,而他們要頂著這麼多的龍焰,鑽進三公里內,才能對飛龍發動攻擊。

之前的交手已經說明了,這是不可能辦到的,他們在五公里外就會被龍焰吞噬。

他們已經沒有第二次拉近距離的能力了,要麼趁著雙方距離較近殊死一搏, 要麼就只能逃跑,再也不回頭。

很顯然他們選擇了前者。

而這殊死一搏之後,秦軍的航母艦隊也再沒有任何空中力量。

一般情況下,被發現位置,且空中力量全滅的航母艦隊,面對大批空軍,簡直就是活靶子。

只是現在這場戰爭畢竟是非典型戰爭。

雖然飛龍更抗揍,攻擊能力卻遠不如裝備了反艦導彈的戰機,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都不如。

這麼一大群飛龍在天上盤旋,卻始終未能有效擊沉任何一艘艦船,直到擊落所有秦軍飛機,卻連最小的護衛艦都沒擊沉。

而相比于飛龍對艦隊的無力,艦隊的反擊要沉重得多。

導彈的殺傷力受諸多影響,但最直觀的影響還是體積。

雖然在實際戰鬥中,對付不同的目標需要使用不同導彈,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體積越大,能塞更多炸藥,當量也就越大。

對於絕大多數導彈,都是體積越大殺傷力越強。

而最能影響導彈體積的,就是發射環境。

飛機,特別是艦載機,載重量都比較小,導彈自然也是越小越好。

所以空空導彈往往追求殺傷力剛剛好,能擊落飛機就行,完全沒必要為了多餘的殺傷力增加重量。

相比較而言,地空導彈就沒這麼摳摳搜搜,特別是防禦用的短程導彈。

戰鬥部大一點,裝藥量多一點,增加的那一點點重量影響不大。

對於飛機來說,這兩者區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