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對付聚能破甲彈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讓聚能破甲彈早洩。
當聚能破甲彈的引信觸碰到格柵裝甲,會因為太過敏感而射出高溫金屬流。
這些金屬射流的路線本來都是算好的,引信被觸發時,它們就會在金屬裝甲的表面匯聚為一點,然後侵入裝甲。
當被格柵裝甲弄的早洩之後,這些金屬射流就會錯過匯聚一點的時機,分散開灑在坦克裝甲上,不再具備穿透裝甲的能力。
但是這種小把戲,欺騙短小無力的聚能破甲彈還行,對粗大而持久的龍息完全無效。
龍息的攻擊原理像是聚能破甲彈,但從根本上來說,它其實和脫殼穿甲彈一個路子。
大力出奇跡!
戰術?什麼是戰術?窮逼才講戰術,富哥都是火力覆蓋。
所以應對龍息的最好辦法,也是應對所有破甲攻擊的最好辦法,就是老老實實疊甲。
聚能穿甲彈是比龍息的穿透力更強,但它也就是一瞬間的事,而龍息則能夠以秒為單位的持續灼燒。
這種長時間的定點灼燒,足以將坦克的頂部裝甲燒穿。
而對於坦克內計程車兵來說,他們不會在一瞬間被殺死,而是在觀察到被龍息命中後,所有觀瞄裝置瞬間被摧毀,成為一個只能盲目移動,躲避攻擊的瞎子。
大多數情況下,飛龍會因為坦克的移動而無法持續瞄準坦克。
而當龍焰與坦克錯開之後,它們見破壞坦克的目標已經達成,也不會再試圖將龍焰移回去,而是停止龍息,尋找下一個攻擊目標,並準備下一次攻擊。
如果是這樣,這輛坦克就能倖免於難,只不過它的機槍與火炮全都壞了,只能等著被俘虜。
而在少數情況下,飛龍對龍息的控制極為精準,可以長時間鎖定坦克。
此時已經無法觀察外界的坦克兵,就能感受到坦克內部升溫,然後眼見著坦克頂部變得赤紅,之後龍息穿透軟化的裝甲,將其內部焚燒乾淨。
當正面戰場上的坦克被逐一摧毀,東山軍便失去了正面抵抗祝軍的能力,只能再次撤退。
只一個晚上,祝軍就向前推進了五十里,掌握制空權之後,簡直是把東山軍當豬殺。
而此時各個方向的祝軍,紛紛遭遇謝國城鎮,也終於遇到了阻力。
東山軍已經被打的潰不成軍,這個時候,反倒是謝國反叛軍做的更好一些,他們迅速打散部隊,進入城市巷戰,阻擊祝軍。
幾十條飛龍,分佈在一百多公里的戰線上,想要打擊這種零散目標,還真不好找。
而且天也要亮了,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祝平炎不想暴露飛龍,所有飛龍便都撤了回來。
不過空中優勢也已經建立,祝軍也不是沒有飛機,依然能協助步兵壓制敵方士兵,只不過火力降低太多。
而且相比於吃肉的飛龍,飛機實在太貴了,光是起飛一次就要花不少錢,使用空地導彈,更是在撒錢。
過慣了飛龍隨便吐息的好日子,每顆導彈都得花錢買,而且還都那麼貴,實在是太不划算了。
這種情況下,雙方進入了常規作戰狀態,祝軍以小隊步兵慢慢向前推進,找到敵人之後立刻呼叫空襲或者炮火掩護。
雙方進入了最殘酷的巷戰階段,沒有任何一個士兵願意打巷戰。
對於反叛軍或者東山軍來說,這種喪失火力優勢,一旦暴露位置就會被火力覆蓋的情況,會產生大量減員。
而對於祝軍來說,即便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打巷戰也會不可避免的遭受損失。
但是祝軍擁有三個巨大的優勢。
其一是情報優勢,巷戰所需要的偵查密度過高,所以祝平炎的仿生無人機有些不太夠用,但總歸還算一個巨大優勢。
其二是坦克。
沒有什麼事比坦克打巷戰更糟糕的,除非打巷戰的時候連坦克都沒有。
雖然如今有許許多多的手段都可以剋制坦克,但就像古代有許許多多的手段剋制騎兵一樣,再怎麼剋制,騎兵還是擁有優勢。
在正面戰場上,東山軍的坦克不敢露頭,面對祝軍的步坦協同推進,東山軍的步兵只能步步後退,靠反坦克地雷或者防禦工事拖延時間。
而在巷戰中,坦克遭到攻擊的可能性也更大,發揮空間也更小。
但再怎麼說,它也是坦克,它能光明正大的走在路上,為機械蜘蛛提供掩護,以及火力支援。
沒錯,是機械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