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炮想要在空中直接命中到飛機,可能性實在太低,所以防空炮的炮彈一般採用近炸引信,不會等到撞擊才會爆炸,只要接近就能爆炸。
如此一來就能大大增加防空炮的殺傷範圍,更容易波及到飛機。
但也是為了增加殺傷範圍,防空炮的破甲能力一般不強。
有句玩笑話說‘高炮平放,軍事法庭’,以此來說明高炮的殺傷力。
但實際上高炮平放,打的是高爆彈,或者穿甲彈,防空炮彈打人還行,打裝甲就太弱了。
所以確實有幾隻飛龍被打中了,只是相比于飛機,飛龍要皮糙肉厚的多。
不過龍鱗的強度還是不如坦克,防空炮的破片穿透了龍鱗,沒能擊殺飛龍,但也將其擊落。
由於東山軍的防空部隊根本不知道飛龍在哪,所以也沒法追擊——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命中了。
只有當飛龍長時間未進攻時,他們才能間接確定自己擊落了飛龍。
而到了這時候,飛龍的援兵已經快趕到了。
之前的攻擊中,為了隱蔽,也為了安全,祝平炎只出動變異的閃電飛龍,火焰飛龍一直沒動過。
但這次行動的重點攻擊目標是對地,而閃電飛龍的對地攻擊能力實在太弱了,數量也太少,所以祝平炎出動了所有的火焰飛龍。
幾十只火焰飛龍一同出擊,當然不至於一個防空基地只有一隻飛龍。
其餘飛龍正在陸軍上空逡巡,與之前獲取的資訊對比,尋找新建的指揮部,或者火炮陣地這樣的重點目標。
只等防空力量被瓦解,這些飛龍就迅速發動對地攻擊。
所以當攻擊防空部隊的飛龍被擊落時,這些本就在附近的飛龍,能在幾分鐘內趕到支援。
幾分鐘的時間,無論是想要找到被擊落的飛龍,還是撤離,時間都不夠。
防空部隊的指揮官如果能遇見到這一幕,唯一的選擇,只剩下拋棄所有物資,保證人員撤離這一條路。
但沒有人下達這樣的命令,即便是那些有危機感的指揮官,也只是下令撤退,仍然試圖帶走防空武器。
最終的結果當然是全部化為焦炭。
而在防空力量被瓦解之後,對地攻擊也正式開始。
由於對地攻擊不需要再隱蔽自身,所以飛龍大多在一萬米左右的位置垂直向下攻擊。
本來火焰飛龍的極限吐息,才能在這個距離堪堪攻擊到目標,不過從上往下的攻擊,攻擊距離得到了極大提升,即便是尋常吐息,也能對地面造成足夠殺傷。
而在這個距離,地面只能看到從天而降的火光,根本看不見飛龍,更沒有任何辦法能反擊。
與此同時,地面祝軍也開始推進,完全失去對空力量的東山軍,只能勉強抵抗。
東山軍在指揮系統混亂的情況下,還能壓著祝軍打,靠的就是大量坦克和火炮 。
然而當完全失去制空權之後,這種大規模的陣地戰就打不了了。
炮兵在飛龍的襲擾下東逃西竄,很多部隊都被打散了,根本沒有能力佈置陣地。
天機特有的兩百毫米固定炮,已經已經移動不便而全部被拋棄,而一百二十毫米以上的車載火炮,也做不到移動射擊,必須停下來佈置陣地後才能打。
而且炮兵部隊在空中打擊之下,被迫分成小股部隊逃竄,後勤也成了大問題,很多炮彈都被拋棄了。
前線幾乎得不到什麼炮火支援,在火炮方面,現在反而是祝軍壓倒東山軍。
而隨著火炮部隊被打散,飛龍也來到前線,在主戰場上攻擊坦克。
變異的閃電飛龍對坦克造不成太大傷害,不過火焰飛龍就不用了。
攻擊坦克時,所有火焰飛龍都降低高度,到五千米的位置。
這麼近的距離,又是自上而下的攻擊,龍息幾乎不再是火焰,近似於等離子射流,足以融化鋼鐵。
前線步兵只要遭遇坦克,就會立刻呼叫飛龍支援,三分鐘之內就有一群飛龍趕來,以灼熱的龍息燒融炮塔,使坦克成為一個無法攻擊的鐵盒子。
甚至於其中有些技術比較好的飛龍,能夠一直鎖定著移動中的坦克,使得噴射龍息長達兩三秒的過程中,龍焰能一直灼燒坦克。
由於龍焰並不是一團火,而是高速高溫的射流。
就像是冷風會比靜態的寒冷環境顯得更冷,高速流動的高溫,也會顯得比靜態的高溫更熱。
靜態的熱環境就像是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