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裡。
倒也不是說完全不需要內宣,只是需求並不急切,甚至就算慘敗,國內也不會發生什麼動亂。
只有那些本身政權就不穩定的領袖,才會不不顧一切的宣揚勝利,即便被打的比誰都想求和,對內還是得說自己贏了。
祝平炎沒有這樣的需求,與秦國和談比宣傳一場勝利更重要。
至於對外宣傳來拉攏盟友?
他從頭到尾就沒打算和秦國死磕,如果沒有這場大勝,他或許還會去找盟友,來迫使秦國退兵,但既然已經大勝一場,也就沒必要了。
所以他一直想不通,秦國為什麼要打?聯盟究竟許諾了什麼好處?
不管是什麼原因,秦國既然已經下決心打這一場仗,祝平炎也不得不準備對抗秦國這麼一個龐然大物了。
而準備的第一步,就是求援。
另外三個大國都不會覺得祝平炎能打贏秦國,但他們都很希望,秦國能陷入一場無法速勝的戰爭泥潭。
本來為了和談而沒有宣揚的大勝,也開始大肆宣傳,對內穩定民心,對外拉攏盟友。
只要祝平炎展現出短期對抗秦國的能力,其餘三國就會考慮投資。
四大國之間的默契一旦不被打破,對天機的禁令也就失效了,各國紛紛放開對天機的武器銷售。
只不過還沒有國家想要直接插手天機內戰,不會有四大國的軍隊支援祝平炎,甚至不會有免費的武器援助。
他們可以給祝平炎武器,但是要錢,他們可以出兵,但是不會與秦國開戰,也不打算陷入這場不明勝負的賭局。
另外三國提供最大的援助,大概就是在附近海域開展聯合軍演,逼退了秦國的海軍。
:()雷霆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