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生正欲推門而入,撲向自己的妻子。
突然,門口放起了鞭炮。慶生嚇了一跳,只好剋制住身體裡的慾望,跑出去。一看,才知道燃炮人,竟然是兒子。
原來,他們老家,還有一個習俗。大年初一日,欲吃早餐前,必須先放鞭炮,算是迎接年神。
慶生洗漱完畢,將炮準備好了,放在堂屋的桌子上。但在放炮前,他準備去喊蘇妹起來。
誰知,正碰上妻子在剝洋蔥,慶生退出來,在門縫裡窺妻,一時看呆了。
他呆了,兒子倒不呆,慶生已將早餐弄好,他餓了,伸手欲取,又想,不要壞了年俗。
他人小鬼大,倒挺懂事。
兒子左右張望,不知慶生幹嘛去了,喊了一聲,不知聲音太小,還是慶生太專注於窺妻,竟然沒聽到兒子的喊聲。
兒子也不管了,見廳堂裡擺著炮,拿起打火機,走到屋外,將鞭炮攤開,點燃了火。
慶生站在門口,摸了摸兒子的頭。兩人並肩而立,看著鞭炮燃完最後一顆子彈,才回房間。
此時,蘇妹也已經穿戴一新。
洗漱完畢,一家人坐下,開始吃早餐。這樣的畫面很溫馨,慶生有些感慨。心中一動,掏出手機,三人靠在一起,拍了一張全家福。
吃完早餐,收拾碗筷。再將水果糕點等一應吃食,擺在桌上,等待著親友上門拜年。
慶生則帶上兒子,第一時間前往父母家。兒子給爺爺奶奶拜完年,又討到了拜年紅包,返回家裡。
隔了十來分鐘,就有村人給慶生拜年了。來前,必須放鞭炮,提示有客到。
慶生忙上前遞煙,又接了來客的拜年禮,將來人迎到客廳坐下。
蘇妹早就準備好茶,呈到客人之手。
大家坐下,談天,屋裡頓時歡快起來。
座談幾分鐘,客人便起身離開。
別人來他家拜年,慶生自然也要去別人家。客人一走,慶生又帶著兒子,去村中近鄰或有親緣關係的人家中拜年。屋子裡,剩下蘇妹一人,接待來客。
接下來的半上午,村中鄰居親友,你來我家,我去你家,好不熱鬧。
村裡的年,終於拜完了。慶生回家,聽蘇妹談起來家中拜年的親友,聊了幾句,門口又響起鞭炮聲。
慶生起身,去往門口,這一回,放炮者卻是華哥。
在華哥身後,還跟著一人。
原來,方潔也來了。
慶生正在疑惑,他倆為何一起來。方潔便解釋說,她來給慶生拜年,以表謝意。但不敢放鞭炮,正好碰上華哥,他也要來慶生家。於是,兩人一起作伴。
兩人一共帶了四個禮盒。方潔除了禮盒,還帶了一塊肉。她孃家年前殺了豬,娘心疼方潔,給了她半邊豬。
慶生說你們太客氣了,接過東西,將他們迎來屋來,坐在烤火爐前。
四人坐下,蘇妹見到方潔,似乎找到了知音。上一回,方潔來她家,兩人都醉了,但醒來後,仍談興甚濃。不過,談的多是女人的話題。
此刻,四個人一起,婦人們自然有些忌諱。華哥倒話多,不斷地問起慶生,在深圳工作的事情。
慶生有些牴觸,當著蘇妹的面,又不好表現出來。吃著瓜果,談了許久,華哥仍不起身。再看方潔,也無離去之意。
方潔不走,慶生理解,上一回,他倆有過菜地之情。或許,她還想著,能不能再來一次同樣的經歷。慶生倒沒想著,再重溫舊夢,但趕集時,算命先生的話,卻聲猶在耳。
他覺得,應該變著法子,提醒一下方潔。之前,擔心年前,有忌諱。如今,方潔上門前,慶生覺得是個好機會。
再說,如果講晚了,或許真會出事。於是,他是希望方潔留下來的。可華哥像塊狗皮膏藥似的,不離不棄,他有點煩他,又無法講出口。
想了許久,他伸腳,輕輕在桌子底下,碰了碰方潔。
方潔抬頭,望了他一眼,眉眼動了一下。慶生心想,此時他若起身,方潔也會找個機會,跟出來。
然而,這樣做會不會太明顯,露出破綻,就麻煩了。
正在猶豫之間,蘇妹卻起身了,不知去取什麼東西。
蘇妹一走,華哥亦說要上廁所。倒像他們兩個人,早就約好似的。
慶生不及多想,正巴不得如此。於是,低聲對方潔說:“最近這段時間,小心一點。”
方潔不解,問慶生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