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菀之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讀出了一絲擔憂。
兩個人回營造司要取的是念寺橋的修造圖紙和與寺下村及鄭世成的契書。寺下村口的菱塘河兩岸有三個村子,和縣城相距也不過二里,每年雨季都是會漲水的,因此修有河堤。河堤每年都會加固維護,近五年來比今日大的暴雨多得是,還從未有過菱塘河堤決堤之事。這邊前腳修了橋,後腳橋毀堤潰,營造司必須要帶著圖紙到事故現場去對著看究竟是哪一環出了問題——帶契書也是一樣的。如今事故已經發生,營造司要做的就是儘量排除自己身上的責任。
按辛周律法,若因冬官工匠營造不當至人死亡,輕則杖責二十,重則黔面發配、永不得再事營造。這還是太祖在長生年間重修後的律法。戴澤傑這邊收拾圖紙契書,那邊和楊菀之念叨著:“若是再早個十年,這一下子死了十來個人,怕是我們整個兒營造司都要在菜市口吊上一吊。”
戴澤傑此言絕非危言聳聽。
即便現在罪責輕了許多,但依舊算得上嚴酷。在辛周朝一旦被黔面,婚嫁自是無緣,出去做工也是無人會要的,只有一部分朝廷的苦役可做;若是已有家室,家人也會備受白眼。因此冬官工匠、尤其是鄉縣營造司(畢竟沒有權力讓別人給自己背鍋),對營造一事往往慎之又慎。
今夜,整個營造司的人都惴惴不安著。楊菀之亦是如此。騎馬趕往寺下村的路上,雨勢漸小,楊、戴二人倒是微微鬆了一口氣。這麼大的雨裡搶挖排水渠,可不會讓寺下村的人出力,都是營造司下屬的小工和苦役。他們這些當差的若是因為這些天氣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不幸折了一兩個,小工一百兩、苦役二十兩,這些補償費和喪葬費戶曹從最開始就會算進營造開支裡。但到底是一條條人命,還是平日一起共事的,誰也不希望出事情。
二人和工頭一道自舊橋往寺下村去,見菱塘河的水位確實已過河堤的警戒線,哪怕是今夜不出這檔子事,過兩日也要考慮向水庫開閘了。
不多時,寺下村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