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
而同年,聖人又開始廣羅男寵,自然無人會在意曾經在隴右道風光無量的惠王還有一個遺孤逃出生天。
李仲原是行伍出身,後來因為受傷退役,退役後在惠王的幫扶下,學了讀書寫字,等到李承牡六歲時居然考中了舉人,在本地混了個小官。李承牡從小就被養父嚴加管教,讀書、習武。
李仲是個忠厚老實的人,他從未和李承牡提起過惠王府的過去,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年僅三歲的李承牡居然有那麼深的記憶。惠王府滅門作為他人生的第一段記憶,烙在了他的腦子裡揮之不去。年少時,李承牡也一度以為那只是個噩夢,直到十五那年他應徵入伍,在平西軍中。
李承牡自幼習武,很快就得了賀蘭敬的賞識。只是他第一眼見到賀蘭敬,就覺得眼熟。十七歲那年他打馬從平西王府往軍營走,忽然路過一個沒有牌匾的宅院。他只覺這宅院眼熟,卻聽見身邊的戰友拉了拉他:“別看別看,這宅子晦氣。”
“這宅子有什麼說法?”
李仲一直將李承牡養在沙洲,眾人都以為他就是沙洲人。戰友解釋道:“這是惠王府啊,惠王黎燁,知道吧?當年安西都護府的節度使就是他。只不過這涼州城好哇,所以惠王府就建在這涼州城了。後來廢帝黎堯兵敗,據說惠王也參與其中,被聖人下令滿門抄斬。”
另一個年紀大一點的接茬道:“這惠王府前一天還在為惠王世子的兒子辦生辰宴呢,這王府上的喜飾還沒有拆下來,聖旨和咱們將軍就到了!”
“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涼州城,肯定不能有兩個王啊!”
“唉,總之當年很慘的,惠王府被抄斬之後這一條街的人都搬走了,這惠王府也沒有人敢接手,就這樣一直空著了。”
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李承牡忽然覺得腦中一陣脹痛。童年時一遍一遍出現在腦中的噩夢,忽然好像有了解答。他愣了許久,回到軍營後費了好些功夫,找到了有關惠王的資料。三年期滿,他拒絕了賀蘭敬的邀約,回到了沙洲老家,找到了養父。
李仲向他坦白了一切。
自那時起,無邊的恨意開始在李承牡的心中滋長!他清楚,惠王不過是聖人疑心病之下無辜的冤魂,而這天下,原本就是姓黎的!明明聖人才是那個謀朝篡位者,卻反過來以謀反之名,殺了他全家!
而平西王,作為揮刀殺向他父母家族的人,也註定與他勢不兩立!
也就在李承牡退伍的那年,李承牡的人生又經歷了一次鉅變。彼時李仲做官已經小有起色,正被調任往河南道任縣令,誰料卻正遇著當時車俊的愛徒出遊,得罪了人。此時車俊已在京中得寵十五載,便是當年的竺自珍,也得看著車俊的眼色生活。公孫冰的父親公孫恭也是因得罪了車俊獲罪。恐怕朝中上下,只有竇章一人仗著聖人的恩寵,敢與車俊叫板。李仲縣令的位置還沒捂熱,就被下了大獄。在獄中,李仲不堪折磨,自我了斷了性命。
深知車俊害人定會株連,李承牡知道訊息的第一天,就即刻啟程投奔當時安西都護府的節度使、西涼王氏的王懷恩。王懷恩與李仲有過戰友之誼,他只當李承牡是李仲的親子,因此收下了他。但李承牡對於聖人的恨意卻是日日膨脹。
聖人奪了黎氏的江山,又親信酷吏十五年,害死了他親生父母和養父母全家。這份血海深仇,李承牡如何不報!
只是封泰十五年,竇章和當時的大司寇任捷聯手,設計鬥敗了車俊,也為太祖在位期間長達十七年的酷吏政治劃上了句號。車俊被聖人賜死,李承牡卻並沒有覺得大仇得報。他恨辛夷明,都是她造成了一切苦難的根源!
李承牡最開始想過暗中投靠黎舟,可他背後瞭解過後,覺得黎舟此人不可靠。而當時黎氏宗族裡最有聲望的是安泰公主黎惠,也是李承牡名義上的表姑。可這黎惠為了討好自己的母親,甚至願意改姓,而被刺黎氏宗族之事,她沒有少做。如今的黎氏不可靠,李承牡漸漸有了旁的心思。
彼可取而代之。
封泰十七年,李承牡在一次戰鬥中救下了孫富寶。封泰十八年,榮寶糧行正式成立。藉著榮寶糧行的勢力,李承牡開始聯絡散落在隴右道的惠王舊部。長生三年,李承牡在軍中結識了晁新。
他二人在軍中不打不相識,後來,晁新幾次三番在陣前救李承牡於危難,二人結下了過命的交情。就在李承牡準備向晁新坦白自己是惠王遺孤、想要拉他入夥的那天晚上,晁新卻同時開口:“子放,我有一件事想與你坦白。”
那夜的月照在西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