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章 蓋棺

該當如何?”

她看這堰塞湖的水位並不樂觀。雖然當初巴西郡的大水已經退了,可這堰塞湖處在巴西郡的上游,就像是在巴西郡的百姓頭上懸了一把劍。僅僅重建巴西郡並不能解決問題,還要想辦法疏導這堰塞湖。因為地勢問題,巴西郡如果不在原郡址上重建,就只能往山上修。可山地能被利用的有限,何況被洪水淹沒的還有大量的良田,田地是百姓生存的根本,若是沒有良田,百姓的口糧和賦稅都無法解決。

所以,這堰塞湖勢必要解決。

巴西郡新郡有一半在山上,還在建設之中。因為巴西郡的舊郡已經損毀殆盡,楊菀之到了巴西郡也只能住在臨時窩棚裡。相比梓潼縣的縣官們,巴西郡的幾位父母官要像樣很多,綿州的文府尹帶著一眾官員們湊在山上幾個簡陋的山洞裡辦公,但卻把巴西郡的醫館、養濟院和書院都修好了。如今,郡內的老幼都有去處,而餘下的青壯年都在積極投入郡城的修復。

到了綿州以後,楊菀之跟著劉大人馬不停蹄地跑了綿州下屬龍安、昌明、鹽泉、魏城、西昌、萬安、涪城幾郡,其中昌明郡是地動的中心,受災最為嚴重,整個郡城幾乎被夷為平地,倖存的百姓在災後大多疏散至龍州的江油和綿州內受災稍輕的萬安、涪城。而昌明郡因為遲遲等不到賑災的災銀,郡城的重建工作也處於停擺。

其餘幾個郡,龍安、魏城受災較重,巴西郡主要是受堰塞湖決口的影響。考察完綿州的受災情況,已經過了一週,楊菀之回到巴西郡,坐在小山洞裡點著燈給聖人寫彙報綿州災情的摺子,同時開始規劃如何排程手下的工役重建綿州。

她到底不懂水利,不敢貿然解決堰塞湖之困。劉大人和她一樣,也是做營造起家,兩人在堰塞湖邊愁了好一會兒,楊菀之起身道:“既然我們兩人想不出什麼解決方案,不如博採眾長。我今日回去便派人在劍南道發一道集賢令,凡有能解決堰塞湖之患的能人,賞銀五百兩。若是白身,我可舉薦為官。如何?”

“也好。”劉大人輕輕鬆了一口氣,他和楊菀之的交接到今天也算是結束了,他在綿州六年,沒有什麼建樹,如今能帶著綿州百姓熬過這最艱難的幾個月,也算是為自己的官場生涯畫上了一個不算遺憾的句號。他鄭重地對楊菀之道:“楊大人在兩都的建樹,老朽有所耳聞。從今往後,綿州的百姓就拜託您了。”

“一定不負劉大人所託。”楊菀之肯定道。

夕陽西下,餘輝灑在平靜如鏡的湖面上,彷彿給湖面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湖水被染成了金黃色,金色的波紋如同一條條金色的絲帶在水面上舞動。那遠處的山巒也被夕陽映照得紅彤彤的。湖堤上,一老一少兩個身影被晚風掀起灰色的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