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集思廣益

回到郡內的衙門,楊菀之立馬起草了一份集賢令,自掏腰包墊了五百兩白銀,用作給治水能人的嘉獎。文府尹等人都嘖嘖稱道楊菀之不愧是皇太女的養姐,一出手就是五百兩。焚琴聽時只是低頭看了一眼自家大人穿了三年不捨得換的官靴,心想自家大人若是對自己也大方點就好了。

當年辛兆給楊菀之賞的金銀,在雲頭村修書館的時候楊菀之自掏腰包掏了一百兩給雲頭村買書,現在又掏了五百兩找人給綿州治水,這錢楊菀之是一分沒花在自己身上。焚琴暗歎自家大人還是傻,她要是聖人,遇見這麼傻的官,心裡要樂開花了。

五百兩白銀對於人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要知道,當年楊菀之在洛陽買的小破屋子也不過二百餘兩,五百兩可以讓一戶農家人躺平半輩子了。一時間,雪花一樣的信函遞到了巴西郡的小山洞裡。楊菀之最開始還會每一個都認真地看,可這些信函實在是太多了,有些寫的很是無厘頭。

比如這條:草民以為堰塞湖可以不必解決,如此大湖,可以養魚、種菱藕……

再比如這條:草民建議填了種田。

又比如這條:這堰塞湖又有何難?使用硫磺伏火法,將堵塞的砂石土壤通通炸開便是!

還有來孔雀開屏試圖相親的:這位英明神武舉世無雙的大人,草民李四,今年二十四,身高六尺四,家有薄田三畝,尚未婚嫁……

也有雖然沒有治水之法但想要入仕的:餘少時好學,十三為秀才,通文識武,詩書俱佳……

楊菀之望著這些摺子,腦瓜子嗡嗡地疼,坐在小山洞裡一下一下地揪著頭髮。文府尹也是嘖嘖搖頭:“唉,這五百兩銀子不會給不出去吧。”

他們想要的不是一個模稜兩可的提要,而是一個細緻的、能實施的方案。楊菀之頭痛不已,最後文府尹差了一個識字的小吏和焚琴二人一起幫楊菀之先將這些信函篩選一遍,把那些一看就實施不了的否決掉,剩下來的再拿給楊菀之等人過目。而楊菀之則馬不停蹄地帶著工役去了昌明郡的郡城,清理廢墟。

距離地動已經過去四個月,被埋在郡城下的死難者已經盡數化為白骨。一開始楊菀之還會覺得恐懼,等到看多了,也就麻木了。好在文府尹等人行動及時,將倖存的百姓都從城中遷走,因此沒有導致瘟疫。楊菀之和一眾工役都全副武裝,工役們將整個郡城都清理一遍,在郡城西邊挖了一個大坑,將這些死難者的屍骨就地掩埋。而楊菀之則在昌明郡原郡衙的遺址裡翻找有用的資料,終於找到一張破破爛爛的昌明郡規劃圖。將圖紙和如今的郡城遺址進行比較,標出郡城裡受地動改變地貌的部分,楊菀之安排好工作,又匆匆忙忙趕回巴西郡。

此時,焚琴和小吏已經挑出了二十幾份看著還有點想法的信函,遞給楊菀之。

楊菀之和文府尹幾人湊在一起,選定了幾個方案。這些方案異曲同工,都是要開渠引流,其中還有一個提出可以將開渠法和伏火法相互結合,分步洩洪。這個提出分步洩洪的方案非常詳細,方案的最後,還提到這個方案一定要他實地去勘踏,才能定下最終的實施方案。這個寫了足足有六頁的洩洪方案,給了三種不同的對策,可謂詳實。楊菀之和文府尹二人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文府尹大讚:“楊大人,這林伍是人才啊!若是白身,讓他來我綿州做水利司的司正!”

楊菀之看了一眼來信之人的自我介紹:“可惜了,這人是梓州鹽亭的工曹,若是綿州下屬的郡縣,我們還有權力調人,隔了一個州,借用一下還行,要是呼叫的話,有的麻煩。”

“讓他辭了官,再來我這邊!州府司正不比他們地方的小工曹要好?傻子都知道怎麼幹!”文府尹鐵了心想要挖梓州牆角。

錨定了人才,就是將這幾人都叫到巴西郡來,實地勘探一番。這些人過來還有些日子,楊菀之也能喘口氣,每日去看看堰塞湖的水位和堵塞物的狀況,然後回到小山洞裡制定昌明郡的重建方案,同時還要把控巴西郡綿州府城的重建情況。

柳梓唐從劍州姍姍來遲時,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

楊菀之盤腿坐在山洞裡,對著昏黃的燈光擰眉看著營造司遞來的圖紙。她本就近視,這山洞裡的光線算不得好,她只能弓著後背貼在圖紙上。如今已是十月末,她身上披著一件厚披襖,從前櫛風沐雨曬得黑漆漆的面板,在這巴蜀終日陰雨不見光的山洞裡倒是養回來了一點,只是看著反而不如從前有精神。她提著硃筆在圖紙上勾勾畫畫,一邊問身邊的工曹道:“洪工曹,你不覺得這昌明郡的衙門應該放在這處更合適些麼?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