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章 萬國來杭

李娘子酒捐了三百兩黃金,讓杭州冬官署的工役們都成了她家的活招牌,這件事很快就在杭州府掀起了軒然大波。

要知道李娘子酒是越州的字號,進入杭州市場也不過這一兩年的事情,若論知名度,肯定不及杭州本土的一些酒商。可如今這一下,錢塘江邊的百姓誰不知道杭州府有個李娘子酒了。這李勝也是個敢以小博大的,直接讓杭州的幾家酒行辦了免費的開壇宴,開了幾壇十年的香雪。

柳梓唐是個不喝酒的,但聽去過開壇宴的地官說開壇當日異香撲鼻,這十年香雪竟然釀出了馥奇的花香。又說開壇當日有個李姓詩人為了李勝親自釀的酒一擲千金,痛飲徹夜,在酒肆揮毫一首“且就錢塘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四座皆驚。有酒商眼紅李勝,說這詩人是李勝親戚,花錢請來的托兒。但又有人說那詩人一口劍南口音,眉目也不似江南人……

但無論流言蜚語,李娘子酒在杭州府徹底火起來了。第二年地官署查賬時一算,李勝捐的那些黃金已經賺回來八九成。當然這是後話。

李娘子酒的成功無疑大大刺激了杭州的諸多商人,就在李勝捐錢的一週後,接二連三地有大小商行前來官署捐錢捐物,就為了能讓冬官署在錢塘江邊支一塊印著他家字號的幃幔。地官署只能專門闢出來一個小吏安排這事兒:捐得多的掛一個月,捐得少的掛一週,按先來後到排隊。

也在這時,萬國商會磕磕絆絆地被拉扯起來了。李勝雖然如願當上了會長,但也遭了不少恨。一番博弈之後,這些商人們推出了一個瓷器商人做副會長,想要牽制她。但這些不是地官署和冬官署關心的。

萬國商會成立以後,隨著鹽官段海塘的落成和江心石的拆除,杭州港也迎來了第一批外國商船。這些外國商行來到杭州,自然也需要被更多人知道,他們的貨幣和辛周的不同,只有黃金是流通的硬通貨。一時間大量的金幣流進了官府的庫存,地官署點庫存的小吏望著滿艙金燦燦的黃金,有種一夜暴富的感覺。

“柳大人,我感覺再來兩批外國商船,咱們杭州府的這庫房,花上一百年都花不完!”

柳梓唐卻只是淡淡地說:“過去的杭州連一口水井都沒有,未來的杭州需要更多的錢去建設。萬國來杭,我們現在的港口並不能承載這麼多的商船。港口要擴大,西湖要治理,錢塘江的海塘也不是修完就放在那裡,每年都要花大量的金錢去維護。我們的城市需要修整,我們的農田需要開墾。還有養濟院、慈幼院、書院……這些都要定期翻新。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身後,忽然傳來竇漣的聲音。她看著似乎又瘦了些,走路時腳步和她的人一樣輕。她的一身官服被黃金映出奇異的光彩,而她的那一雙眼睛卻在透過這些黃金看別的東西。

柳梓唐和小吏都回身作揖:“竇大人。”

“昨日才在清波門外見著一窩流民,剛讓武大人帶著夏官去了。我們不能再只看著那海塘了。”竇漣沉聲道,“這些錢,分出去,撥到郡縣。今年把杭州府的養濟院、慈幼院都修整一遍。幾處‘貧民窟’也要想辦法解決掉。老弱病殘,官府想辦法養。那些有手有腳卻沒有活兒乾的,要麼問屯田司可有田分,要麼徵調走,是修養濟院也好,還是去種樹或者疏浚西湖也罷,你們地官署必須解決掉。”

地官署不僅管錢,也負責戶籍和人口徵調。杭州府的田少,如今經商成風,難免會有些敗家子私賣了田產去經商結果虧得家底空空。若是土地都集中到了富商地主手裡,未來也會有大問題。如今辛周屯田司的大司農卿倒是提出嚴禁私賣田產,但阻力巨大,難以落實。

雖說辛周的土地制度是授田於民,土地的所有權都在朝廷手上,但就像杭州的地官署可以出售土地使用權一樣,這些得了田地的百姓也可以把田地出讓給他人。富商權貴收了田地,又僱傭佃農前來耕種。田地落進權貴手中,就很難再流出。而辛周的土地只有這麼多,可以分配的田地越來越少,那些失去田畝的人,他們的後代再想還耕于田,能得到的就越來越少。竇派的諸多官員都有心將這些田畝重新收回到朝廷手中再分配,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

辛周自建國以來一直在大興土木。

從太祖興建明堂,到辛兆的在明宮,再到辛溫平執政,雖然那些鋪張的營造漸漸少了,可辛周如今各地都在大修水利,建書館、築路橋。大興土木給這些失去田地只能四處做工的工役們提供了很多生存的機會,可等到這些都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