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聊了些在綿州的事情,主要是竇漣問了些綿州的官署在管理上的章程和二人在綿州的政績。一壺茶喝完,竇漣已經對這二人有了初步的瞭解。
其實她的哥哥對楊菀之此人的評價一直很高,但竇漣更相信自己看到的,比起旁人口中的評價,還是眼見為實。今日一見,只覺得這二位青年倒是互補:柳梓唐在對人的事情上很是細緻,講話也溫文妥帖,倒像是阿冰會教出來的學生,也有一些不錯的洞見,但卻需要一個主心骨;楊菀之性子直,有些內向,對外界的一些事情不甚敏感,思維散漫,但很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很強的信念感。如此看來,也不怪聖人要她二人一起來了。
喝完茶,竇漣看了一眼一旁的更漏,估摸著那虞曹還要過些時候才能到,便讓塗司簿帶著二人去各自的院子裡了。這次,冬官署和地官署可不再是對門。地官署就在竇漣所在的這個院子旁邊,冬官署卻是最靠門的那個院子。據塗司簿說,因為冬官署有時候會搬一些大物件進來,那個院子剛好有個後門臨著另一條街,和營造司很近,方便冬官和物件進出。
不過柳梓唐想的卻是,冬官署離公廚這麼遠,菀菀又要因為覺得走過去浪費時間不吃飯了。畢竟她也不是沒有幹過這樣的事情。肩負督促楊大人吃飯重任的柳梓唐也有自己的使命感。
在二人來之前,杭州的司徒使之責是由竇漣兼管,而司空使則是由司馬使代管的。今日夏官出去巡城了,楊菀之要等司馬使武大人回來才能交接。楊菀之在冬官署見過幾個同僚:營造司的工曹和司簿、冬官署的兩個負責日常核對圖紙的冬官侍郎、水利司現在的虞曹,還有司農卿。因為杭州府沒有什麼礦產,因此未設定冶礦司,官府的鑄造由營造司和夏官署的冶兵部共同承擔。
見到幾個新的同僚,楊菀之也略微瞭解了一下武大人其人。此人姓武名約,父親是個石匠,應徵入伍前也是一把好手;後來在朔方軍,從小兵做起,慢慢開始掌管軍械,又立了些戰功,在官場幾經浮沉,來到了杭州府。但武大人畢竟沒有系統性地學習過冬官的知識,只是像將軍指揮隊伍一樣給出方針,主要還是靠兩位冬官侍郎。此次竇漣治水決心很大,才請求聖人下派冬官前來杭州。
正聊著,就聽塗司簿的聲音從門外傳來:“這裡就是我們的冬官署了。”
虞曹聞聲起身道:“當是那位新人來了。”
一眾工官都向門外望去,在看到來人時都露出了些許驚訝的表情,就連楊菀之也瞪大了眼睛。
卻聽那來者向著楊菀之恭敬一拜:“楊司空,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