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楚州,濱海縣。
焚琴聽見街上傳得沸沸揚揚的訊息,回到小院中,對正在院子裡練槍的章斷秋道:“小姐,我們準備準備,時候差不多了。”
這章斷秋正是月無華挑來冒名頂替楊菀之的人。
月無華挑人可不是亂挑的,章斷秋和楊菀之年紀相仿,身世也相似,父母都是月家軍的人,在和南詔的戰爭之中雙雙殉國。而章斷秋則被送回了她的老家——她並非洛陽人,而是章家在荊州的一個旁支。一個孤女,帶著一大筆撫卹金,孤身回到老家,勢必面臨一系列人心的考驗。但章斷秋在老家一步一步,鬥叔伯嬸孃、鬥兄弟姊妹,不僅守住了父母留下的遺產,最後硬是在重重阻礙之下進了月家軍的徵兵名冊。
這個章斷秋,是個不折不扣的宅鬥冠軍。
只是遺憾的是,月槐嵐顧慮她父母已經為國捐軀,如今月家軍仍在征戰,不想章斷秋也陷入危險,私自將章斷秋從西南月家軍調到了洛陽章晚規的手下。月無華也正是以進月家軍為條件,才讓這位宅鬥冠軍心甘情願來楚州。
這邊焚琴和章斷秋正在收著東西呢,楊菀之的大伯風風火火地上門了:“菀菀,今日你伯孃做了你最愛吃的釀蟹,喊你去我家吃飯呢。”
焚琴和章斷秋對視一眼,果然,該來的一點都少不了。
濱海縣是個和維揚縣差不多大的小縣城,來濱海縣以後,焚琴和章斷秋從鄰里間的口中聽到了楊冰的前半生。
楊冰是楊家的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還有三個弟弟一個妹妹。楊冰的生母在生第四胎的時候難產而亡,一屍兩命,結果老楊頭沒兩年又娶了個續絃,又生了兩兒一女。楊菀之的大伯楊雪年長楊冰兩歲,在生母過世時正要參加府試,而楊冰那時還只透過了縣試。哥哥要讀書,弟弟要開蒙,爹還想娶續絃,娘下葬又花了一大筆錢。十四歲的楊冰放棄了科舉之路。他從小就喜歡玩木頭,索性拜了楚州府城一個匠人做師父,學大木作,學徒包吃住,一個月還有一百文的工錢。楊冰確實有這個天賦,十八歲的時候出師,四處做活,已經能養活一家人的開銷。
楊雪娶妻的錢,都是楊冰出的。
而楊冰,卻是到了二十四歲,還是孤家寡人。直到他遇見了人生中的貴人。
齊雯的父親在楚州府城做吏曹,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見楚州營造司那樣叫楊冰的工役竟然畫得一手好圖紙,他驚訝地問楊冰師有這等才幹為什麼只是做一個工役,楊冰卻說自己只是個木匠,這冬官之術,是他偷師了營造司工曹得來的。齊吏曹大為欣賞,當即舉薦楊冰為鹽都縣營造司的工曹。而楊冰也因此認識了齊雯,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但齊吏曹很快發現,楊冰的身後,有一個吸血的楊家。他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女兒以後要嫁給一個帶著一家子拖累的人,於是他提出了一個條件,齊雯可以嫁給楊冰,但他會給楊冰一封維揚縣營造司的推薦信,楊冰必須離開楚州。
出乎意料的是,楊冰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去了維揚縣的楊冰,很快就有了楊菀之。有了女兒以後,楊冰就沒有再往楚州寄過錢。當年楊菀之發給楊家的報喪信,楊家人收到了。但老楊頭本就對楊冰這麼多年沒補貼過家裡有怨氣,續絃也不想養兩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女孩,便索性當做從沒收到過那封報喪信一樣。
而楊雪娶的這個媳婦也是個愛見風使舵的,章斷秋和焚琴最初來的時候,這位大伯孃聽聞楊菀之在京中做官,一面酸溜溜地說了好些女子無才是德的怪話,一面又問楊菀之手上有無舉薦名額,要楊菀之幫襯一下自己的“親人”(也就是她的兩個好兒子),還明裡暗裡打聽楊菀之月俸多少、積蓄幾何。
章斷秋嫌煩,假裝自己已經完全信任這個大伯孃,拉著大伯孃的手哭訴自己原本正得聖人重用,是得罪了太子才被放回家丁憂的。果然,這大伯孃立馬變臉,沒兩天就和焚琴二人說,他們家都是兒子,沒有姐妹,焚琴二人住在他家院子裡不方便,把焚琴二人趕去老宅一個破破爛爛的客院裡。
而剛好,大伯楊雪和三叔楊雨不想貼錢給繼母和那個跟楊菀之差不多大、還在學堂裡的小叔叔,章斷秋直接一招挑撥離間,這楊家,直接就把原配生的這三家都給分出去了。而楊菀之一家,因為只有一個女兒,用大伯孃的話來說,在楊家,女兒連家譜都上不了,有什麼好分的?因此雖然家分掉了,但什麼東西都沒有分給楊菀之。
這件事情,章斷秋已經差人和大興溝透過了,楊菀之對這群素未謀面的親人沒有一點感情,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