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欣菇兀�膊還歡願墩餉炊嗟姆唇⒌嫉�K�裕�詞顧�竅衷讜趺磁�Γ�嘉薹ㄌ庸�詈蟾裁鸕慕峋幀�

即使沒有希望,日本人都不會讓那麼多的防空導彈隨同自己一起葬身海底,只花了半分鐘,32枚“標準ⅢA”以一秒的發射間隔,從“金剛”號前後兩處的MK…41垂直髮射系統內,拖著桔紅色的尾焰射向了黑茫茫的夜空中,迅速就變成了遠處的一個亮點,看上去如同一顆在高速移動的星星一般。

在“金剛”號進行防空作戰的同時,另外一艘同級艦,“霧島”號也開始發揮它最後的價值了。32枚同樣的防空導彈幾乎是同時被射向了夜空,在距離海面200米的高度上一起轉向,朝著東南方向上正咆哮著衝過來的那些艦艇“殺手”們直撲而去。

第一輪發射技術後不到半分鐘,重新準備好的垂直髮射系統再次開同,第二批的32枚導彈餓順利升空,著著就是最後的第三批導彈,只是再沒32枚那麼多了,每艘艦艇只發射了20枚之後,就宣告導彈發射結束。在這不得不說日本人的敬業精神,總共184枚導彈中,沒有一發出問題,都成功的飛向了目標,從這,能夠看出日本水兵在保養他們的武器時是非常的盡心盡力。

總共三輪的導彈攔擷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164枚導彈打下了75個目標,已經算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即使是讓美國海軍來做,也不一定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但是,相對於上千枚反艦導彈來說,75枚實在是太少了,九牛之一毛,不值一提。

在使用完所有的導彈之後,日本艦隊開始做起了最後的近程防禦工作,現在他們手中只有“北約海麻雀”,“拉姆”以及“密集陣”這類的近程與末段防禦武器了。雖然日本艦隊仍然竭力保持著完成的對型,但是絕望的陰影已經升上了每一個人的心頭。

也許被打下來的那75枚反艦導彈對後方的總指揮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權切當做是一種必要的消耗,畢竟“標準ⅢA”的價格是超過了ANSF的,這筆買賣並不划算。但是,坐在戰機坐艙中的趙隼鷹卻很在意,甚至是非常的憤怒了。

由於他們是第一個發動攻擊的中隊,而ANSF的速度也是所有導彈中最快的,所以他們這批導彈最先撞上了日本艦隊的防空火力網,幾乎是獨立的承擔了第一波遠端防空導彈的打擊。64枚導彈被擊落了29枚,這讓趙隼鷹非常心痛,因為他自己發射的4枚導彈也只剩下2枚了。

打不上空戰,這已經讓趙隼鷹非常的鬱悶,雖然他已經是王牌(5。5個擊墜記錄,剛好跨過了王牌的門檻),但是看著與另外的王牌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大,趙隼鷹有種認命的想法:既然現在他們是主力攻擊機大隊,還是做好攻擊的任務。但是現在眼看著自己抱以厚望,爭取能夠在第一次反艦作戰中就拔得頭酬的希望越來越小,他不能不做出點動作。

趙隼鷹沒有多想,就帶著整個中隊的16架戰機向西面前進了20公里,現在他並不用擔心日本艦隊的遠端防空火力,那些遠端防空導彈是不會來打擊他們這些已經沒有了最主要反艦能力的攻擊機的。隨即,趙隼鷹關閉了戰機上的自動引導系統,將導彈的引導模式改為了手動,他需要為自己擊沉第一艘戰艦創造條件了。

他的行為帶動了整個中隊,甚至兩另外中隊的飛行員也發現了這點,偷偷的模仿了起來。而在趙隼鷹的帶動下,他們這個中隊剩餘的35枚導彈在日本艦隊的旁邊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向著日本艦隊的後方直殺而去。而趙隼鷹這一出人預料的舉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看到雷達螢幕上的亮點並沒有減少多少,而且顯示的距離引數越來越小的時候,古木已經絕望了,距離他們最近的那30多枚導彈已經快要進入近程防空火力的攻擊範圍之內了,而古木對“北約海麻雀”這種已經是上個世紀的防空導彈根本就沒有抱什麼希望。

“北約海麻雀”是美國與多個歐洲國家合作,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發的防空導彈,也許在他們那個時代,這種射程達到15公里,射高達到5000多米的近程防空導彈是非常先進的,但是放到新的世紀來看,卻已經非常的落後了。就拿它與ANSF比較,ANSF的末段攻擊速度能夠達到3。5馬赫,而作為攔截方的“北約海麻雀”卻只有2。5馬赫的速度,這已經吃了大虧了,另外,不管在最大機動過載,電子裝置,攻擊模式等各中方面來講,“北約海麻雀”都已經是“廉頗老亦”。雖然拿一種防空導彈與反艦導彈比較並不公平,也不合理,但是在戰爭之中,這兩種導彈卻是“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