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7部分

登陸戰艦來投送部隊的話,那麼以當時中國陸戰隊的行動規模,要想在三個登陸場同時作戰,需要投入的兩棲戰艦數量將會超過1200艘,而這是當時的中國絕對無法承受的巨大壓力!

戰役打響之前,美澳聯軍的主力是配置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按照當時美澳兩國的預測,中國在澳大利亞東北角登陸的可能性最大,其中又以約克角最為危險。因此,美國部署在澳大利亞的12萬陸軍中的4萬人,也就是大概2個師的兵力是部署在約克角附近的,另外澳大利亞國防軍的主力部隊的40%也部署在該地區。這並不能夠說是美澳兩國對中國的登陸意圖判斷不準確,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在約克角登陸的壓力是最小的,海上後勤保障線的距離將縮短數百,甚至上千公里,另外在新幾內亞島以及東南亞地區的中國空軍也能夠為登陸部隊提供強大的支援,而不是將壓力全都放到海軍的身上去。所以,在約克角登陸,中國需要做的準備最少,投入的力量也最少,而且更容易在澳大利亞建立起登陸場。而美國方面透過多次計算機的模擬演習也發現,中國在約克角登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此,美澳聯軍將主力部隊都部署到了約克角,以及澳大利亞東北部地區!

當中國軍隊在布里斯班的北面登陸之後,這部分美澳軍隊其實已經失去了價值,很快,一支北上的中國軍隊就切斷了這部分美澳軍隊南下的路線,將其隔離開來。接著,中國包圍了布里斯班港。而此時,美國與澳大利亞方面在布里斯班港部署的守軍大概有10萬人,但是附近的美澳軍隊都已經迅速的向布里斯班港靠近,以解救這座重要的港口。結果可想而知,近30萬美澳軍隊最終被包了餃子,完全被布里斯班港給牽制住了。

毫無疑問的,此時美澳聯軍的主力消耗得已經差不多了。在布里斯班,以及東北部地區,至少有50萬美澳聯軍無法將其力量發揮出來,使用到更關鍵的地區去。而這50萬大軍中,有10萬美國地面部隊,另外40萬澳大利亞軍隊都是其國防軍的主力部隊!換句話說,此時美澳聯軍剩餘的部隊已經沒有了多少的戰鬥力,雖然數量依舊非常的龐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量仍然在繼續增加,但是這些軍隊的戰鬥力卻在一直下降,根本就不是武裝到牙齒的中國軍隊的對手!

當第二登陸場開闢出來,大批重型部隊上岸,並且向悉尼港推進的時候,澳大利亞方面只拿得出不到20萬人的預備役部隊防禦悉尼,而剩餘的那個美軍師則早就轉移到墨爾本去了!

攻佔悉尼港的戰鬥只進行了三天,最後悉尼市市長主動投降,宣佈悉尼為不設防城市,讓城市免遭更大規模的破壞。而首先進入悉尼的是海軍陸戰隊第4師的一個步兵營。接著,十多萬中國軍隊進入了悉尼,佔領了這座重要的港口。而大批的運輸船隻也開始將戰鬥物資直接運送到了碼頭上。很多部隊的重型裝備也是透過碼頭轉運的,在擁有了一座深水良港之後,進攻部隊的作戰物資有了保證,那麼後面的戰鬥將進行得更為輕鬆。

趁著中國軍隊控制悉尼的幾天時間,澳大利亞重新在南部地區組織了防線。但是,這道防線最終只是給中國軍隊製造了一點麻煩,並且迫使中國軍隊決定再開闢一個登陸場,而放棄了陸上強攻的計劃。因此,從總體意義上來講,當時澳大利亞軍隊的行動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在佔領了悉尼港之後,中國方面就下一步的作戰行動產生了分歧。一部分將領認為,此時應該調頭北上,先奪取布里斯班,控制這座重要的港口,穩固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控制,然後再謀求進一步的發展。但是,大部分的將領仍然認為,應該繼續向南進攻,因此這次戰役的目的就是要徹底的控制澳大利亞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瓦解澳大利亞的戰鬥能力,如果不能夠迅速的攻佔堪培拉的話,那麼澳大利亞軍隊就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而下一步的進攻就將更為困難。而且相對來講,布里斯班的美澳軍隊已經成了網中之魚,什麼時候去打都是一樣,圍困反而能夠減少現在的作戰壓力!

最終,後者的意見佔了上風,戰區司令部決定部隊繼續進攻,並且同意了海軍的意見,在澳大利亞南部某港口城市開闢第三個登陸場。而最終的目標選擇在了阿德萊德港,也就有了40軍與38軍遭遇的事情了。

選擇阿德萊德港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能夠從東面包圍堪培拉與墨爾本,並且切斷美澳軍隊向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撤退的路線。同時,阿德萊德港是此時美國援助澳大利亞物資進入的一個主要港口,只要奪取了這座港口,那麼美國將無法為澳大利亞戰場提供支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