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重要的是,在很多地區,中國並沒有合適的基地為自己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援。比如在歐洲內戰初期,中國出了在埃及有一些軍事基地之外,幾乎就沒有基地可以支援中國軍隊在地中海與歐洲大陸上行動了!而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此時中國要想在歐洲大陸進行一場兩棲登陸作戰的話,那根本就沒有合適的方法來將大量的登陸部隊送上海灘,更沒有能力支援大規模的登陸作戰行動!也就是說,維持了數十年的海軍發展方式已經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已經無法適應未來的戰爭了!
這時候,海上基地這種已經被拋棄了近八十年的武器系統再次引起了中國方面的注意,接著,海軍授權幾個造船廠對新一代的海上基地進行研究評估,以確定其是否能夠適應海軍進行兩棲登陸作戰的要求!最終的研究結果表明,對原先的海上基地概念做一些修正,那麼新建造的海上基地,是絕對能夠滿足海軍未來兩棲登陸作戰需求的,而且還必然將成為未來兩棲作戰的主力!
這一研究結果立即引起了中國高層的注意,最後甚至連總參謀部都參與了進來。在歐洲內戰的最後階段,也就是距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還有一年半的時候,國防部採購辦公室最終做出決定,向江南造船廠,大連造船廠,廣州造船廠各訂購一套海上基地。一種新戰艦,在第一次訂購時就分別向三個船廠買三艘,這在中國海軍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事情。但是可以從這一事件中清楚的看到,當時中國海軍在兩棲登陸作戰方面的處境是多麼的尷尬,而對於採購新的兩棲登陸裝備的要求有多麼的迫切。而且,也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此時中國已經對第三次世界大戰有了一個徹底的認識,擴軍備戰成為了當時的重點!
戰爭爆發之後,這三套海上基地都只分別完工了不到30%。隨後,在第一次中途島海戰中,中國已經認識到,沒有強大的兩棲登陸力量,就無法鞏固海軍的勝果。也就是說,光有一支強大的遠洋艦隊是無法取得勝利的,必須要有足夠的佔領與控制能力,這樣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那麼,海上基地就成為了當時發展的關鍵。因此,在第一次中途島海戰之後,海軍要求三大船廠首先保證將海上基地建設完成。雖然,這已經趕不上第二次中途島海戰了,但是毫無疑問的,海軍希望在澳大利亞戰役期間,這三套海軍的新裝備能夠投入實戰使用,以增強兩棲作戰能力!
在澳大利亞戰役開始前兩個月,三大造船廠分別完成了建造任務,並且開始了緊張的海式工作。而在戰前半個月,這三套海上基地才到達了拉包爾港。當時,這是高度的軍事機密,其外表都做過了處理,從衛星上看,這只不過是一些大型兩棲登陸艦或者是運輸船而已。因此,這也瞞過了美國的偵察衛星,直到這些海上基地的部件前進到登陸戰場附近,並且開始組裝的時候,這才引起了美國方面的懷疑,但是沒多久,中美雙方就相互摧毀了對方的衛星系統,因此,直到戰役結束之後,美國方面還在為中國是否有海上基地,或者是中國建造的海上基地的規模有多大進行討論!
每一套海上基地是又12個部件組成的,而這12部分中,最大的排水量達到了12萬噸,最小的也有8萬噸。而在其完成組裝之後,其標準排水量為120萬噸,在滿載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80萬噸!由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海上基地運載能力是相當驚人的,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任何一種海軍艦艇!而完成組裝之後,海上基地不但擁有一條1200米長的跑道,可以供各種大型運輸機起降,另外還有可以容納大概3萬人的兩個海上遠征部隊的人員,以及其裝備,供應其一個月作戰使用的物資的空間。如果不運載遠征部隊的話,完全可以搭載數百架戰術戰機,以及供其使用一個月的彈藥。為了支援兩棲作戰,這裡還配置了完整的海上醫療,娛樂,以及一部分訓練設施。同時,還可以做為遠征部隊的指揮中心,可以容納一支250人左右的司令部!雖然海上基地在完成組裝之後,其航行速度不會超過18節,但是其主要部署在敵人岸基戰術飛機難以攻擊的遠海,加上還有強大的護航力量,所以起安全問題並不嚴重。而造船廠做個測試,海上基地即使缺少一兩個部件,也不會影響到其戰鬥力,因為超過90%的部分是做了備份設計的,完全可以適應戰爭的需要!
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海上力量。當三組海上基地部署到位的時候,就足以支撐起至少6個陸戰隊師,或者4支陸軍軍的作戰行動。而這也是中國能夠在澳大利亞戰役中迅速的改變登陸場,擴大登陸規模,並且進行多次登陸作戰行動的關鍵!如果按照以往的登陸作戰方式,由兩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