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在研製之中。差不多,海軍也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從各個方面來看,中國的空中力量在這一週的時間內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是很多的。一些容易解決的問題立即就得到了解決,並且在後一階段的打擊中證明了解決辦法的有效性。而一些嚴重的問題則被立即當做了重點研究的問題,讓科研部門與軍工部門立即著手對其進行解決!最後,這一週也充分的證明了中國空軍的新戰術思想的正確性,雖然在很多方面,裝備的發展與戰術的進步形成了鮮明的反比,但是技術問題是好解決的,而要確認一個新的戰術思想本身就不容易,而且戰術思想是跟隨技術進步而進步的,因此,只要發現了問題,而且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遲早就能夠讓技術跟上戰術的步伐!
而這一週對整個戰局也相當的關鍵。雖然到這時候,中國仍然沒有投入地面部隊作戰,但是大量的中國戰機的轟炸,已經讓歐洲聯合政府的軍隊認識到他們已經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了。中國還沒有正式展開全面的戰略轟炸,而打擊的重點只是集中到了歐洲聯合政府的軍事機構上,這極大的影響了歐洲軍隊的作戰士氣。在東歐與中歐戰場上,羅馬尼亞軍隊抱著一種強烈的復仇心理,幾乎是一路就打到了德意志境內,並且瓦解了歐洲軍團組織的幾道防線。而在南歐戰場上,希臘軍隊在巴爾幹地區也掃蕩了歐洲的殘餘部隊,並且把義大利干涉軍趕出了巴爾幹地區。西歐戰場上,法西軍隊在艱苦的防禦戰結束之後,也已經轉入了反攻,其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巴黎外圍地區,而法國軍團受到了勝利的鼓舞之後,正準備一路打到德意志地區去呢!
歐洲軍團能夠在地面戰爭中得到大逆轉,其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國的空中打擊,如果沒有中國對歐洲聯合政府軍事設施的全面打擊,也不可能讓他們能夠在戰場上這麼快的扭轉局面了。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轟炸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歐洲大陸的軍事調動與軍事生產,更破壞了歐洲軍隊的指揮與通訊系統,所以,隨著中國的介入,戰爭的發展已經對歐洲聯合政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就在羅馬尼亞軍隊進入德意志地區的時候,反奧集團也開始了行動,奧爾特加在歐洲的影響力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一週的轟炸結束了之後,中國的外交行動也取得了成果。英國在國王親自的干預下,已經同意了派遣陸戰隊登陸的要求,而讓魯毅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英國沒有提出別的要求,其艦隊仍然擔負起了部分作戰任務。顯然,英國方面也是受到了現在戰局的影響,勝利已經是看得到的事情了,而英國要想在未來的歐洲大陸上發揮更大的影響,那就要充分的發揮他的力量,起到帶頭的作用,這樣,他才能夠取代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實際控制者。當然,如果英國僅僅派遣海軍參戰的話,那是絕對不夠的,最終即使獨立國家獲得了勝利,那英國也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大國,而無法在新歐洲中站在領袖的位置上。如果此時英國主動派遣地面部隊參戰,協助法西兩國獲得勝利的話,那麼英國就穩坐未來歐洲頭把交椅的位置了。當然,這仍然是一個功利性的目的,而且英國是在看到勝利的希望之後才決定投入地面部隊參戰的,如果沒有中國發動的全面打擊,恐怕英國在這個時候也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了!
英國的決定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出了法西兩國表示也將派遣一部分軍隊參加登陸作戰之外,希臘,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都相繼表示將派遣部隊到西歐作戰,因為此時東歐與南歐戰場上的戰鬥基本上已經確定了。
接著,北歐三國也第一次表示出了強烈的反奧態度。現在,他們不僅僅是口頭上宣佈獨立,也開始對奧爾特加的聯合政府進行封鎖,而且還準備為英法等反奧國家提供物資與軍事援助。其實,受到影響最嚴重的仍然是義大利,而不是北歐三國。
義大利的態度本來是偏向奧爾特加的,而此時,義大利其實已經取得了獨立的地位,只是還沒有正式宣佈獨立而已。另外,奧爾特加也難以對義大利進行有效的控制,所以透過默許義大利的獨立,而讓義大利站在了自己這一邊,但是,現在義大利的態度也開始鬆動了。
法國軍隊反擊的號角就是對義大利軍隊吹響的,在法國軍隊開始向北反擊的時候,就已經在南部戰場上擊潰了義大利的入侵部隊。接著,希臘軍團在巴爾幹半島上擊潰了義大利軍隊,法希軍團甚至已經進逼到了義大利境內,而正是隨著這一局勢的變化,義大利國內對戰爭的態度出現了巨大的轉變。
雖然義大利政府仍然支援奧爾特加,但是義大利國內的民眾情緒已經明顯的反應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