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1部分

,而實際上用來組織在歐洲大陸的登陸作戰行動的時間不足3個月!同樣的,原本計劃作為主力部隊登陸歐洲的大多數地面戰鬥部隊,在英國戰場上就已經有了巨大的損失。比如第101空中突擊師,在英國參加了兩次大規模的作戰行動,結果是導致這支部隊有經驗的老兵損失了30%!而新補充計程車兵根本就滿足不了作戰要求!其他的主力部隊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因此,美軍的兵力雖然龐大,但是很多主力部隊的戰鬥力都要打個折扣!另外,部隊的部署與編制比較混亂,雖然當時美軍採用的是英國方面軍,但是很多部隊根本就沒有建立起指揮關係來,這也主要是因為準備時間太倉促造成的。而最大的問題,仍然是英國沒有停止抵抗,仍然在戰鬥著的英國需要美軍投入更大的兵力進行鎮壓。而英國游擊隊的行動,讓英國變成了一個無底洞,美軍根本就不知道要在英國投入多少兵力才算是足夠的。而這在進攻歐洲大陸的時候,必然會對正面戰場上的戰鬥產生巨大的影響!

相對於美軍方面的準備工作來將,其實同盟國一方的準備更不充分。雖然英國人的英勇戰鬥為同盟國爭取到了9個月的準備時間,這與當初中國所預料的半年的時間還多了3個月,但是實際上,同盟國的準備仍然很不到位,這主要的問題,還是各個歐洲國家的軍事力量無法完全統一起來,也就無法形成強大的作戰能力,更不可能有效的對付美軍的威脅!

都說是吃一虧,長一智,但是這話用在歐洲人的身上並不怎麼正確。在俄羅斯入侵的時候,歐洲人就已經吃了虧了。當時,歐洲戰場分成了三個方向,即西部戰場,中部戰場,與南部戰場。而在這三個戰場上,分別是由不同的國家主導的。可以想見,這種分屬不同司令部指揮的戰鬥會是一個什麼結果!當時,歐洲各國的總實力是要比俄羅斯強大的,但是正因為歐洲人不團結,所有有點實力的國家都想成為霸主,所以導致歐洲的戰鬥力根本就發揮不出來。俄軍的進攻有如摧枯拉朽之勢,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打到了柏林,並且一度差點獲得最後的勝利!

歐洲在對俄戰爭中吃的虧算是不小了,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當時,中國及時出兵俄羅斯,並且迅速的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戰勝了俄羅斯,解除了歐洲國家的威脅。但是,這卻讓歐洲人自大了起來,他們認為自己在戰勝俄羅斯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並且最終幫中國贏得了勝利,而並沒有正視自己的缺陷,也沒有針對這一問題做任何的改進工作!

當然,俄羅斯的威脅解除之後,大部分歐洲國家都認為戰爭離他們遠去了,美國遠在大洋的彼岸,根本就不會對他們構成威脅,所以原本共同對抗外敵的力量全都用到了內部鬥爭中來。如果不是當時這些國家還需要依靠中國的話,恐怕早就打起了內戰來!因此,在美軍進攻英國的時候,歐洲大陸國家沒有向英國提供一點幫助,而就在美軍要準備登陸歐洲大陸的時候,大部分歐洲國家還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打擊著對方,從沒有想過,如果美軍在歐洲大陸登陸的話,那他們還有機會相互攻擊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是費盡了力量,但是最終也只是勉強的將幾個歐洲強國統一到了一起,並且勉強的組織了一個聯合司令部。在歐洲國家都不相互服氣的情況之下,就只能讓中國來領導這個聯合司令部,所以還在倫敦組織抗戰的魏明濤被授予了聯合司令部司令的職權。但是,這個名銜的代表意義比現實意義更大!

當時,中國雖然迫使幾個歐洲大國做出承諾,要派遣軍隊參加歐洲聯合軍。比如,法國承諾派遣20萬陸軍,德國承諾派遣20萬陸軍,西班牙也承諾會派遣15萬陸軍,這些國家也都相應的動員了空軍,但是實際上,真正達到的軍隊卻少得可憐!就在美軍登陸歐洲大陸的前一週,歸於聯合司令部指揮的歐洲國家軍隊的總數都還不到25萬!

這是一件相當可悲的事情,中國對此也非常的反感,當時中國國內甚至有人主張放棄歐洲,將防線設在土耳其到俄羅斯一線,把混亂的歐洲留給美國人去頭痛!當然,這是很不實際的想法,如果歐洲被美軍佔領的話,那麼美國就有了繼續向東進攻的基地,同樣的,中國最終照樣得耗費巨大的兵力重新奪取歐洲。而這對戰後控制歐洲也有著很大的危害!反正,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已經不可能將希望寄託在這些歐洲國家的身上了,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抵擋美軍的進攻!

為了加強歐洲的防禦,中國將很多參加過俄羅斯戰爭的部隊都調到了俄羅斯以及土耳其,準備進入歐洲地區,但是,卻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