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在戰爭中其到的作用並不是很到,最多減少一點士兵的傷亡而已。
再從雙方軍隊的訓練素質上來看,韓國雖然只有5000多萬人,但是從2015年開始,也仿照美國實行了志願兵役制。而從訓練強度上來看,韓國軍隊每年的訓練費用佔到了國防經費的10%左右,並不比美軍少。所以,雙方士兵的素質相差得並不大。而且,現在韓國是在本土作戰,能夠儘量的利用民間力量。而且,韓國士兵是在保衛自己的家園,而美國大兵只是在為別人而戰,在士氣上,是不可能一樣的。
從多個方面來看,韓國軍隊的戰鬥力並不比美國人差,也許,唯一差的,就差在了邁爾斯自己的認識中吧!
為了能夠順利的拿下烏山,邁爾斯沒有急著進攻,先呼叫了空中打擊,同時讓炮兵儘可能的將炮彈傾瀉到烏山的朝鮮人民軍陣地上去,這些炮彈留下來也有多少用,用掉了,在撤退的時候還少了一份負擔!而這麼做,大概也是為了減少美國軍人的傷亡吧!同時,利用火力準備的幾個小時,邁爾斯將第2步兵師的兩個步兵旅分散了開來,從東西兩個方向上包圍了烏山,而正面進攻留給了才從日本軍事基地調來的第3機械化步兵師。邁爾斯大概也是考慮到第3機械化步兵師善於打正面進攻戰,所以將這最艱鉅的任務交給了這支在伊拉克戰爭中一戰成名的部隊。
在美韓聯軍正在進行火力準備的時候,北面的朝鮮人民軍也開始行動了起來。
當時,美韓聯軍主力部隊南下的時候,朝鮮人民軍最高指揮部與志願軍總部都立即做出了正確的判斷:美韓聯軍要南撤了!
雖然美韓聯軍主動南撤,為進攻水原的部隊減少了麻煩,但是這將使進攻水原變得沒有多少意義。第一次朝鮮戰爭的教訓是擺在那裡的。當時朝鮮人民軍就是隻知道將戰線向南推進,卻忘記了在運動戰中殲滅敵有生力量。最後韓美軍隊被壓縮到了釜山周圍一個狹小的範圍之內,兵力密度急劇上升,讓朝鮮人民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最後,在進攻無果的情況下,讓麥克阿瑟在朝鮮人民軍的背後找到了空擋,仁川登陸之後,朝鮮人民軍一路丟盔棄甲,一退,就退到了鴨綠江邊!
在羅開的一再提醒下,朝鮮人民軍最高指揮部已經改變了戰爭策略,進攻的速度雖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必須在進攻的時候消滅美韓聯軍的主力部隊,為下一步的作戰行動減輕負擔。所以,進攻水原的主要目的還是要吃掉美國的第2步兵師,第3機械化步兵師,以及韓國的第3集團軍!如果讓這三支部隊成功的逃出去的話,後面的戰鬥將非常難打!因為在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作戰行動,即攻佔了美韓聯軍的第二道防線之後,人民軍必須要停下來休整3到5天時間,這幾天,不但是讓部隊得到休息,更是讓後勤支援跟上來。而要是讓這3支王牌部隊溜掉了的話,那麼他們將能夠利用這段時間,在第三道防線,即廣亭裡…清州…店村…安東…真安洞一線上部署好防禦,並且充實防禦陣地。而到時候,再要強攻第三道防線的話,恐怕需要付出的代價將非常巨大!
明白了這一道理之後,朝鮮人民軍的進攻作戰計劃立即做了調整。已經在水原東北面準備進攻的第12機械化步兵師(所有的裝甲部隊都已經加強到了第5裝甲師去)在得到了第123空中突擊旅的直升機支援後,繞過了水原,沿著利川,長湖院,陰城一線南下,兵鋒直指清州,準備掐斷美韓聯軍的後路。因為這一條進攻路線是在韓國中部山脈中,所以重型部隊根本無法前進,只能夠依靠直升機輸送的輕型部隊來進攻!而第5裝甲師(在得到了第11,12兩個機械化師的裝甲部隊之後,第5裝甲師的戰鬥機基本上恢復了過來),第4裝甲師在水原正面擺出了進攻陣型,因為水原正要卡在了中部山脈的一個拗口上。只有透過這裡,才能夠南下,不然就只有走瀕海路線,但是那卻得冒著美國海軍的威脅,同時時間也來不及了。所以,現在朝鮮人民軍必須要從水原衝過去,將防守水原的那個美國旅解決掉!
從這一陣勢上可以看出來,現在美韓聯軍是要拼命打通南下的通道,不能讓朝鮮人民軍咬住自己,而朝鮮人民軍卻要拼命的追上正在逃跑的美韓聯軍,絕對不能讓他們逃走!此時,美國的援助部隊才進入日本海,如果能夠早幾天到達的話,現在邁爾斯他們就不用這麼急了,至少能夠得到接應,甚至不用後撤。但是,時間是決定了的,現在雙方就只有看誰的防禦部隊能夠堅持得久一點,誰堅持得久,那誰就是獲勝的一方!
雙方的進攻作戰幾乎是同時打響的。因為烏山正好在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