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了一下,還是勉強說了出來,“經過我們幾次分析,水原是守不住了!”
將軍點了點頭,並沒有開口,而是坐到了椅子上,等待著霍瓦塔下面的話。
“現在,我們的補給80%是依靠鐵路,另外還有95%的重灌備需要依靠鐵路運輸!”霍瓦塔的話一點都不為過分,因為朝鮮半島是多山地型,水原更是在群山之中,雖然這有利於防守,但是更限制了重型裝備與戰爭物資輸送。所以,在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防守部隊面臨的困難更大!
“那半個多世紀以前,志願軍是怎麼在朝鮮作戰的呢?”邁爾斯摸了下額頭。
自從擔任了駐韓美軍總司令一職之後,邁爾斯就仔細研究過上一次朝鮮戰爭的史料,對於那支只有步槍等輕武器,而且後勤補給嚴重匱乏的志願軍,邁爾斯內心十分佩服,但是也很不解。就算美軍在二戰中,也從來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戰鬥意志來。反而是二戰中的日軍,以及朝鮮戰爭中的志願軍一直在超常的戰鬥著,這點讓邁爾斯與很多美國軍事學家一樣,非常的不理解,更是想不透是什麼讓這些人能夠在生死的邊緣線上,還能夠發揮出驚天動地般的戰鬥力來!
“也許,這就是神秘的‘東方精神’吧!”霍瓦塔也是研究過6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雖然他是一位印第安人,但是在思維方面已經完全西方化了,所以,也無法理解到這中間的奧妙。
“看來我們真的是守不住了!”將軍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到了三維電子地圖旁,用手朝地圖上的烏山指了一下,“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必須要拿下烏山,如果不能從這裡透過,我們跑不過朝鮮人民軍的坦克!”
霍瓦塔點了點頭:“那我馬上將意見上抱給皮特上將(同時與邁爾斯獲得晉升)……”
“不,現在還不用向皮特將軍彙報,你先去安排部隊撤退,以及斷後軍隊的事情,這事還是讓我自己來說!”邁爾斯阻止了霍瓦塔,畢竟這是戰略大撤退,一名參謀的話很沒有分量,只有他自己出面,才能夠說服皮特,以及戰區指揮部的那些高階將領。
很快,美韓聯軍在水原地區的部隊就開始行動了起來。負責斷後的是第2步兵師的一個裝甲旅。這個旅最早的歷史可以追述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擁有非常光榮的傳統,所以,當該旅的中校旅長自己要求留下來斷後的時候,邁爾斯沒有猶豫,把這個艱鉅的,幾乎與送死無樣的任務交給了他們。也只有讓他們斷後,邁爾斯才能夠放心的指揮部隊向烏山進攻,而沒有後顧之憂!
因為美韓聯軍的部署工作根本就沒有完成,大部分部隊都集中在水原南面,所以當部隊準備後撤的時候,準備工作進行得非常快。就在朝鮮人民軍第123快速反應旅攻佔了烏山60個小時之後,美國的第一支坦克營到達了烏山北面的10公里的一處山坳中,隨著美軍火箭炮的怒吼,進攻烏山的戰役正式展開!
進攻烏山的幾乎都是美國的軍隊,因為邁爾斯不放心韓國國防軍的戰鬥力,而這場戰鬥是拖不起的,必須要進快打通南下的通道,就必須要拿精銳部隊來進攻。但是,美國軍隊又比韓國軍隊要好多少呢?
如果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所韓美軍隊差距巨大的話,那還沒錯,畢竟當時韓國的國防建設速度還很慢,而且在裝備上根本就無法同美軍相比,參加的戰爭也沒有美軍多,訓練素質也比不上。但是,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韓國實行了獨立的防禦方針,儘量減少對駐韓美軍的依賴,著重培養韓國國防軍的戰鬥力。在努力了30年之後,韓國軍隊的實力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從裝備上來看,美國坦克兵現在的主力裝備是M4主戰坦克,M5步兵戰車,M6騎兵戰車。而韓國的K…2是在M4的基礎上研製的,做了一些適應韓國軍人體格與力量方面的改動,總體效能兩者並沒有多大的差距,而韓國的HK…3步兵戰車,HK…4騎兵戰車與M5、M6也是同一個級別的,效能非常接近。而美國炮兵的主要火炮有兩種,一是在“十字軍”上改進而來的“先進輕型火炮”,155毫米口徑;另外一種就是在MLS上改進而來的227毫米“戰術火箭炮”。而韓國軍隊的155毫米自行火炮是在Pz2000上改進而來的,效能一點都不比美國的差,而其裝備的350毫米火箭炮的效能比美國的還要好。而在空中機動能力方面,韓國基本上是仿照美國的模式發展的,戰鬥力極為接近,就連使用的直升機也大部分相同!當然,單兵裝備上是有點差距,但是現代化的戰爭中,單兵作戰的時候已經很少見了,美國的“未來戰士”